中、老年人健身点滴谈

中、老年人健身点滴谈

畔乱杂文2025-05-27 14:33:46
俺想问声,中、老年朋友,身子骨还中用吧?职场、人生都有谢幕的时候,从生到死一直伴着你的是什么?回答那一定是健康的身体。工作太累,日子也绝不轻松,都是肉体凡胎的谁也折腾不起啊!老阎几十年也没少折腾,从高
俺想问声,中、老年朋友,身子骨还中用吧?职场、人生都有谢幕的时候,从生到死一直伴着你的是什么?回答那一定是健康的身体。工作太累,日子也绝不轻松,都是肉体凡胎的谁也折腾不起啊!老阎几十年也没少折腾,从高中到知青到返城,从娶媳妇到当爹,但从小至今俺爱运动,冷了一运动就热,饿了一运动更饿,那就没招了。年轻时那叫锻炼身体,眼目前偶老了,算是垂死挣扎吧。不过,从人生动静辩证法说,动则生所以挣扎也是动。
俺每天睡觉要保证五小时,俺睡得快人老了没有心事,睡不着都不知道想啥。睡眠很重要,道理谁都懂,累一天了,大脑、肌体都需要休息与恢复。俺通常夜里11点睡觉,原则不过12点,早上4点多就醒了。先要做下头面、胃、腹、腰部的10分钟按摩,之后起来吃蜂王浆、蜂蜜饮温水若干。早餐很简单,二十几年来一直是喝一斤牛奶、一个鸡蛋加面包或馒头半个。中午随意,晚间多清淡、吃面食或粥类。因为心脏血压都很正常,俺又总觉得是药三分毒,平时就不吃药,偶有不适则吃一点中成药。对那些骂中医的狗屁论调,俺一向嗤之以鼻。
户外活动,俺主要是打太极拳。太极拳的好处很多,比如不需特殊的场地与器械,随时随地都可以练。太极拳动作舒缓如行云流水,基本没有暴发力,没有外家拳的翻腾跳跃飞拳使脚,适应中、老年人的年龄和身体特点。另一方面太极拳除了健身外,更有其独到的“养心”作用,是内外兼修的拳术。既可仅仅赖以活动筋骨修养身心,也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由盘架子到推手,最后达到散手成为技击的武林高手。
俺每周锻炼不少于四天,通常每天打五套杨式太极三套陈式太极,另有半小时压腿、踢腿、摆腿、快跑100米、俯卧撑40个、手倒立5次等,共一个半小时。锻练这要根据个人的年龄、身体和时间的条件而定,如你的工作性质不方便晨练或无固定的时间锻炼,俺建议可在室内随时运动,主要踝、膝、髋、腰、肩、肘、颈之活动以健其身,另可放松精神片刻以养其心。充分利用在办公室,去卫生间、上下楼的时间,如办公室间不是很远或楼层很高,可以步行联系业务而不打电话。
步行也很有学问,俺年轻时学足迹时有步法课,通常人们走路都是懒洋洋的散步式的走路,这一点朋友们不妨观察一下年轻人,特别是那些生龙活虎的小伙子走路,他们的支撑腿、前摆腿,脚的落地、后蹬、起脚动作分明,还有手臂的摆动也都十分准确有力。老年人则多抬脚低擦脚多,虽然省力但久而久之人的步行功能会逐渐退化。我们平时走路或上下楼时如有意识地用力、标准地迈步,就可潜移默化地收到锻炼的效果。就是在家里如饭厅或厨房,也可练下蹲、站桩等,总之就是利用一切可用的时间、地点进行活动。
关于健身可以有练功习武、气功养生、打球游泳、舞蹈健美以及书法绘画、音乐、钓鱼等许多名堂的,比如瑜珈可以成就女人的美丽心事,你可以融入平静,通过身体的挤压、拧转,燃烧多余的脂防并带来精神上的淡定。也可以进行最简单的运动如跑步、静走、做广播体操等,但单一的运动应注意肢体各关节的功能锻炼与活动。
一般来说健身总是围绕身与心两个方面的,有的或侧重于身或偏重于心,应当因人、因地、因时而异。人的心态很重要,人特别是过了五十岁,许多事要学着看破看淡,知天命之年还看不破、看不淡就有些晚了。要让自己善于和敢于放下,禅宗故事里的弘忍大师要弟子写偈语,神秀写的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神秀极言抛弃红尘身心的空灵,即使心清澈如明镜也还要时常擦拭。慧能也做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使惹尘埃”。据说他不识字是求别人写的,意思是说你说你身如树、心如镜,我这里什么全都没有,无树亦无镜,无欲亦无念,到哪儿去沾惹尘埃呢?
虽然我们尘缘未了,还做不到象神秀,更做不到象慧能那般空灵,但起码我们得学着放下,放下了也便轻松了。不能永远放下,那就练着一时一事地放下吧,这便算是好心态。清朝有个郑板桥人品官品口碑很不错,难得糊涂便是他书写的。在“难得糊涂”四个大字后他加写的小字说明是:“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这后一句就是做到“难得糊涂”的途径与方法,对事对人,“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也是好心态。
健身或运动很重要的是要讲科学性,我不赞成七十岁人三十岁心脏的说法,那怎么可能呢?心理上可以年轻,但那代表不了身体遵循自然规律的老化。人要有自知自老之明,有时不知道自己多大是一种悲哀。许多事情与人的年龄有关系,年龄是生命功能的标签。就锻炼本身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当人们运动过激、运动时间不规律或是有相关病史却未加注意的时候,就很容易诱发其他对健康不利的因素。所以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运动时间尽量保持有规律性,二是根据个人的年龄、风险因素和病史,设计强度适宜的锻炼计划。无良好运动基础的人贸然进行叠加性的高负荷、长时间的健身方式容易导致肌肉疲劳、韧带软组织局部拉伤、关节挫伤、肌肉出血等运动伤害,严重者可能引起脏器疾病。还要注意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活动,不要在身体肌肉的生理机能尚未达到适应运动所需状态就开始锻炼以防止出现运动意外损伤。
五十五岁以上的人锻炼或运动求质不求量,在体能允许条件下,比如练太极拳,拳架、拳法、套路要准确到位,但一次练拳时间不求持久;求能不求好,有的动作能做就可以,不强求达到标准或运动员水平。跟着感觉走绝不勉强,每次运动稍感疲倦,就不再勉强自己,早起如感觉没劲或身体不适就索性休息。年轻运动要吃苦、忍韧、劳其筋骨才能出成绩,中、老年人则以养为主以练为辅,以静为主以动为辅。将锻炼视为一种享受,一种生命的过程,不当成功课,不看成负担。

2007年7月19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