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遐思

灵魂的遐思

白缘杂文2025-03-02 06:41:25
灵魂是什么啊?灵魂是摸不着、看不见的存在于人体内的最高物质。人人都有一个灵魂。要是坏了,人就危险了。灵魂存在于肉体之中,眼睛是灵魂的窗户。灵魂与心灵是同一个东西。人的大脑是灵魂的国王,所有的指令都是从
灵魂是什么啊?灵魂是摸不着、看不见的存在于人体内的最高物质。人人都有一个灵魂。要是坏了,人就危险了。灵魂存在于肉体之中,眼睛是灵魂的窗户。灵魂与心灵是同一个东西。人的大脑是灵魂的国王,所有的指令都是从那里发出来的。《黄帝内经素问》是一本医学巨著,可惜对大脑不怎重视,倒对五脏六腑极其重视。古人的著作最重视“心”以为“心”是灵魂的国王,研究“心”的内容很多,因此现在把思考说是心里想。连造字“想”都是心字底。这就是黄帝内经大谈五脏六腑,少谈大脑的原因。“心”是灵魂的总理,也可以说是人体的发动机吧。“心”的工作不能停止片刻,它累得够呛的。
人老了,应该是肉体部分先死,灵魂才被迫离去。因此人的五脏六腑也是非常重要的。坏了一个就会影响灵魂的生存。曾听人说:某人死后,发现在他的附近或别处有模糊的阴影,说是他的鬼魂。真的有鬼魂吗?科学还没有达到了解它的地步,迷信往往容易滋生。我认为可能人刚死不久有鬼魂,过了很长时间后不会再有了。心里有鬼的人鬼就容易在他眼前产生,是因为他的灵魂受了自己的理智的蒙蔽出现了幻觉,发生了眼花。幻觉常出是精神故障。灵魂有时等同精神。
灵魂具有想象力,用于好的方面就能发明创造;用于坏的方面就会入魔,变成非正常人,所以人人要把握好自己的灵魂。
灵魂的体现是在性与情。性是什么东西啊?我认为是人人天生具有的,是那纯朴的没有杂质的东西。人们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是难以改变的东西。性的发展就是情。情带欲的成分。古时有七情的说法——喜怒哀惧爱恶欲。欲是最本能的东西人性中最基本的欲是吃喝穿着住。有人在骂人时,总说:你毫无人性。人性是什么啊?我认为是人区别与一般动物的特质。就是人有怜悯之心。怜悯之心发展就是善。西方的人道主义也是指此吧。以人为本,才配活在地球上。
善是什么啊?善是灵魂的至宝。如来、观音都是善的化身。安拉、耶和华或耶苏都是善的化身。人间如果没有善,迟早会毁灭。法律如果违背善,就失去了制定它的意义了。应该说法律要做善的保护神。孔孟的仁义,墨子的非攻、兼爱都是为了善。世界上之所以永远邪不压正,也是由于这善存在于大多数人民之中。
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说明善会发生变化的,你不牢牢抓住它,就容易向恶的方面变。作恶过多,上天是不会惩罚他的,是人民制定的法律要惩罚他。荀子写了一篇性恶论,说人性本恶,不学习改造自己,会成为众人之敌。我认为人之初,性没有善恶之分,善和恶是人性的发展,是人之情了。应该七情中还要加一个善,变成八情了。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比其他低等动物拥有更大的智慧。懂得更好地保护自己,及自己的同类。人食禽兽是不是就恶了。我认为不是。人需要从动物中吸取营养,是为了更好地养活自己,让自己能好好生存。如果人不吃动物,植物就该吃么?如果都不吃,去喝西北风吗?岂不要饿死。辟谷成仙是假的,至今谁见过真仙,能活到200岁的人还没有产生。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灵魂,我们要大胆地吃,但不能贪食让胃受罪;也不能乱吃,让五脏六腑受损。
念万卷经,无非是为了不忘善。说人无私心是欺世。我们的私心是为了自己过得更好,但我们应该想想谁不想过得更好啊。如果人人都只顾及自己,不管是不是损害了别人,那么这个人间就危险了。因此作为高级动物的人,不能去学禽兽。有的禽兽之所以灭种,它们就是由于的生存法则(即弱肉强食)低下。所以人类要引以为戒。
灵魂的向往是天堂。但丁的天堂在天上,太玄虚了,不切实际;陶渊明的天堂在桃花园,远离人间,哪里去找?人间的天堂只有世界人民共同努力。社会发展了,世界发展了,追求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的愿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组建了联合国,这说明世界是向好的方面发展的。联合国的威力可惜不够巨大,有些小国还在不断战争。战争是毁灭灵魂的巨大恶魔,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在星球上不再发生。
灵魂的追求是科学。未来的幸福只有寄托在科学之上。只有科学才能救人类。只有科学和法律,才能让我们的后代过上人间乐园的生活。只有科学和和平才能让我们的后代消灭所有不治之症。只有科学和善,才能减少天灾人祸。
电脑的软件是电脑的灵魂,需要不断升级更新。人的灵魂也需升级更新。网络上常出现电脑漏洞,需要及时安上补丁,不然病毒就会侵入。人的灵魂也会出现漏洞,也要及时补救,否则奸邪就会侵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