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租车司机推车联想起

从出租车司机推车联想起

赤油杂文2025-11-06 13:18:37
在有些车站、商场、宾馆外边,经常停着许多出租车,在排队等客人,前一辆开走,后面的车就依次向前挪一个车位。一些出租车司机往往在排队时,汽车是熄了火的,在挪车位时,是一手把方向盘,一手推车,当有客人坐上车
在有些车站、商场、宾馆外边,经常停着许多出租车,在排队等客人,前一辆开走,后面的车就依次向前挪一个车位。一些出租车司机往往在排队时,汽车是熄了火的,在挪车位时,是一手把方向盘,一手推车,当有客人坐上车时,才发动车子。这样做很辛苦,他们为的是节省一点儿汽油,也就是省钱,自己赚钱不容易,能省则省,同时客观上也降低了尾气排放量,保护了城市的环境。
有时,早晨还在睡梦中,就会听见街上汽车喇叭在刺耳地鸣叫,一定是公家人在通过喇叭喊人下楼,其实本可以用电话叫的,还不会影响到别人,但电话费要自己花,汽车的喇叭费用则是公家报销,所以就没完没了地鸣叫,至于高分贝的噪音影响到别人休息,他是不管的,他自己起得早,就不希望别人还美美地在梦中酣睡。
开公家车的,在等人时,哪怕很长时间,也是不习惯熄火的,冬天开着发动机更可以取暖。至于挪车时推车以节省汽油的事情,更是在公家人身上难以见到。
曾有这样真实的故事,某两位公家人,一男一女,使君有妇,罗敷有夫,二人相勾搭,为了不花钱住旅馆,也为了不被别人发现,就把车停在非常隐秘的地方,发动着汽车取暖,在车内做那行云布雨之事,也不知是疯狂多久,销魂后大概疲倦睡着了,封闭良好的汽车虽然温暖,却缺乏氧气,两人竟双双在春梦中窒息而死在公家的车上。这也是贪公家汽车的便宜,为自己风流付出的最惨重代价了。
公车的使用,一是浪费国家钱财严重,二是污染气体排放严重,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公家的人,花着老百姓纳税的钱,干着毒害老百姓的勾当。
如果让公家的人,自觉为公家省钱,其实很难,他们是“官”,购车要购豪华车,加油要加高号油,不计较任何费用,公事私事都要使用汽车,在公家车上花公家钱,他们不会心疼。
有人说,如果在制度上进行约束,是否可行呢?其实制度也形同虚设,因为绝大多数的制度,都是部门牵制,也就是用一个部门的公家人,去监督其他部门的公家人,既然都是端公家这饭碗,“官官相护”还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不可能对此寄托希望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减少公车,取消一大部分不需要的公车,根除只要是一个公家单位就一定要配车的不成文规定。只要公车减少,浪费就减少,政府的行政成本就降低,就可以用这些钱去发展公共交通,让老百姓得到物质上的实惠。二OO六年十一月中非高层论坛期间,北京市政府下发文件,一半公车在论坛期间不上路,但不限社会车辆。北京道路上一下子减少了几十万辆车,结果不仅路面交通压力得到很好缓解,机关也都能照常运转。这一举措当时受到舆论一致称赞,人们从中知道了:政府部门的正常运转原来并不需要这么多公车。那么其他省市呢?也一定不需要那么多公车的。
如果真能公车减少,我们老百姓的日子就会好一点,天空也就会更蓝一点。
但官车文化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已经成为士大夫的门面之一,真要革除也很难。冯谖是战国时期齐国公子孟尝君门下的食客。孟公子当初问他有何才能,答曰:无。于是孟尝君以普通食客待之。过了些时候,这位其实很有思想的食客开始对主人表示不满了,依着主人门庭的柱子弹起了自己的剑铗(剑壳)唱起歌来。歌云:回去吧剑铗,吃的饭菜里竟然没有鱼啊!主人听说后,一笑说:给他鱼嘛。又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又弹铗而歌曰:回去吧剑铗,出去时没有车啊!主人听到后说:给他车坐。因为享受到出门有车等待遇,冯谖后来帮了孟尝君的大忙。这个故事,说明对于人才,要如何来认识和使用,至少应该给足面子,配一辆车。在当今知识时代,经济竞争和社会竞争十分激烈,如何延揽人才、对待人才和培养人才,是关系单位稳定、事业发展的一个首要问题。一些单位的领导重视人才,防止人才流失的手段之一,就是给配专门的公车,享受冯谖当年的待遇。
不但冯谖重视有没有公车,就是被尊为圣人的孔子,对公车也是上升到“礼”的认识角度。《论语乡党篇》专门记录孔子的生活起居,其中就有孔子如何乘车的记录:“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意思是孔子上车后,总是抓紧固定用的软绳,面向前方直直立立地站着;且不东摇西晃,也不高声说话,更不指指划划。
颜渊死了,颜渊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子,给颜渊买个外椁。孔子却拒绝了。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多次高度称赞颜渊,认为他有很好的品德,又好学上进。颜渊死了,尽管孔子十分悲痛,但他却不愿意卖掉车子。因为他曾经担任过大夫一级的官员,而大夫必须有自己的车子,不能步行,否则就违背了礼的规定,所谓“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篇》)”。士大夫阶层必须有车,这可是当时的礼制要求的。孔子是个时时刻刻讲究礼、推崇礼的人,当然不能为颜回的下葬而坏了规矩。
让孔圣人放弃公车都如此之难,何况其贤不如孔子的人呢?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