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旗帜飘扬在徂徕山

抗日旗帜飘扬在徂徕山

乳口杂文2025-05-21 09:13:47
腊月里,雪花飞,省委号召组织游击队,来到徂徕山,创建四支队。洪涛是司令,黎玉是政委,集合了抗日的新一辈。当年,这首歌谣像一股春风,吹拂在徂徕山区、汶坷之畔,激励着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拿起刀枪,奔赴抗日战
腊月里,

雪花飞,

省委号召组织游击队,

来到徂徕山,

创建四支队。

洪涛是司令,

黎玉是政委,

集合了抗日的新一辈。

当年,这首歌谣像一股春风,吹拂在徂徕山区、汶坷之畔,激励着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拿起刀枪,奔赴抗日战场。

歌谣中的洪涛司令员,原名洪玉良,1912年4月出生于江西省横峰县排楼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1928年春,他参加了方志敏领导的弋(阳)横(峰)武装起义。在艰苦的战斗环境中,他经受了锻炼和考验,先后被任命为排长、连长、营长和团长。红军长征开始后,他在方志敏指挥的红十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担任团长。长征到达陕北后,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七七”事变后,党中央为加强敌后抗日力量,决定从陕甘宁边区抽调大批红军干部派往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洪海被派到山东工作。

1937年10月,日军侵占德州,逼近济南。

这时候,在鲁西聊城县(今聊城市)的乡间小路上却急匆匆地奔走着一位年轻人。他中等身材,瓜子脸膛,长着一双烟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鼻尖微微上翘;头戴礼帽,身穿黑布夹袄,下着马裤,脚蹬一双黑皮鞋,走起路来咯咯地响。他便是刚从陕北来山东省担任省委委员的洪涛同志。虽然l937年的深秋来得早,萧杀的秋风扯下了片片枯黄的树叶,但他微红的面颊上却渗出了豆大的汗珠。他在为筹建一支抗日武装而奔披。

聊城是洪涛来山东的第一站。他到聊城后,首先与国民党山东省第六区专署政训处的张霖之、姚第鸿等几位地下共产党员取得了联系。这个政训处实际上是中共鲁西北持委领导抗日的办事机,在各县设有办事处。洪涛与政训处的同志一起,将六区所属l2个县的爱国青年组织起来,成立了“第一游击大队”,洪涛被推举为队长。这是我党在鲁西北建立的第一支抗日武装。

10月22日,洪诗前往泰安文庙,参加了山东省委会议。会议听取了省委书记黎玉同志关于山东形势的报告,做出了在各地举行抗日武装起义的决定。

12月27日,日军占领济南,逼近泰安。山东省委立即召开紧急行动会议,决定于翌年1月1日在徂徕山举行武装起义,并分工洪涛负责军事指挥。

会后,省委机关分两路奔赴徂徕山。一路由洪涛、林浩带领从篦子店直接上徂徕山大寺。一路由黎玉、景晓村带领到徂徕山南麓的山阳村,与早在那里的赵杰、程照轩会合,继续组织人员筹集枪支,他们于12月31日也来到徂徕山大寺。洪涛率领10余名同志首先登上徂徕山。当时,他们只有两支匣子枪和一支“汉阳造”。洪涛风趣地对大家说:“我们是两支半枪闹起义。”一登上徂徕山,他就冒者凛冽的寒风。带领大家查看地形、布置岗哨,准备迎接起义的部队。

洪涛一直奔波到下午3点,当他刚把两块地瓜抓在手里准备吃饭的时候,几个同志将5个全副武装的国民党散兵带到了他面前。他们是刚被收编来的。望着他们那惊恐的样子,洪诗边吃饭、边给他们做起了思想工作,一直谈到夜幕降临。洪涛派人安排好他们的食宿,便又查哨去了。这一天,他只吃了几块地瓜,可他心里却像揣着一团火。明天,又一支新的抗日武装就要诞生了。在这紧要时刻,多一支枪就多一份胜利的希望啊!

l938年元旦,鲜红的太阳照亮了徂徕山峰,映红了光华寺的砖墙。一面绣着镰刀、斧头图案的大红队旗在光华寺上空迎风飘扬。旗周围聚集着来自泰安、莱芜、新泰等地的180余名参加起义的人员。

大旗下,当省委书记黎玉庄严宣布“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正式成立,洪涛同志任司令员”时,口号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沉睡的徂徕山沸腾了。

这里聚集的是泰徂山区的民族精英。但他们毕竟是些世代与士圪垃打交道的庄稼汉,要变为合格的军人,还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因此,在支队成立的第一次会议上,洪涛便提议,起义部队首先在徂徕山光华寺进行一个星期的军事训练。主要学习如何站岗、放哨、利用地形地物、瞄准射击、投弹、刺杀等。对他的提议大家一致表示赞同。

长期的艰苦战斗环境,使体弱的洪涛患了严重的肺病,但他毫不在乎,一直坚持眼班训练。有的同志看他被三九寒风呛得直咳嗽,劝他在屋里指点指点就行了,可他却说:“部队刚拉起来,大部分人连扳机都没摸过,我这当头的能坐得住吗?”

每天,他很早就去操场等着部队。在训练中言传身教,对每个动作都手把手地教,对战士提出的问题,一句句地解释。他怕自己的江西口音同志们听不懂,就故意放慢一点,直到大家听懂为止。

他很会揣摸指战员的心理,讲起话来简明有力,针对性强。每逢战前、行军、转移,他总要讲上三五分钟,十句八句为同志加油鼓劲。连支队的大学生都称赞他有演说鼓动的才能。

部队起义以后,首先碰到的难题是吃饭问题。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造谣诬蔑,群众对部队不理解,筹集给养很困难。洪涛便带头到老乡秋收过后的地里去搜寻残余的花生和地瓜。地瓜冻得发了黑,又苦又硬,他就带头吃。他还经常给同志们讲自己长征时的经历,说:“眼前的困难算啥子?只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战,早晚有一天我们要胜利,那时候,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说得大家一阵欢笑。

开始,支队的炊事员们,大都不会做饭,大家常吃夹生米。于是,洪涛就给炊事员讲多少人的饭用多少米、多少水,怎样看火候。有一次,正谈得起劲,司务长从外面进来,说该做饭了。洪海风趣地说:“遵命,我和你们一起做。”说着就拉起了风箱。

经过休整训练,四支队指战员的军事政治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他们看到山下日军烧杀奸淫的罪行,个个义愤填膺,摩拳擦掌,纷纷请求下山打敌人。

1月中旬,洪涛率领这支队伍下山了。26日,他们在寺岭伏击了从汶口去新泰的日军,歼敌6名。2月17日乘胜出击,于四槐树埋雷炸桥,炸掉日军军车两辆,炸死日军40余人,其中有一名大佐。下旬,支队分兵两路打击敌人,洪涛率北路一大队直插莱芜、淄川、博山。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