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菟丝草似的女人
时下,李清照沉寂了千年的灵魂,被现代人挖掘出来曝光,旁征博引:李清照是一位集酒、赌、色一身的女子,且是大奸臣秦桧的亲戚。网络媒体的速度,使这位一生都在寂寞中度过的才女迅速“窜红”。余秋雨先生似乎有先见
时下,李清照沉寂了千年的灵魂,被现代人挖掘出来曝光,旁征博引:李清照是一位集酒、赌、色一身的女子,且是大奸臣秦桧的亲戚。网络媒体的速度,使这位一生都在寂寞中度过的才女迅速“窜红”。余秋雨先生似乎有先见之明。早在多年前,他在集子《霜冷长河》中有一篇短文《什么最珍贵》就点醒了这一现象。余秋雨开篇写道:“李清照的遭遇说明,我们一生最花力气维护并始终为之奋斗、为之苦恼的东西,往往并不是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那么,最珍贵的东西在哪里?靠谁来挖掘和鉴别?人们常常把希望寄托在同代或后代评论者身上。但事实证明,这种寄托很不可靠。”
随便翻阅唐诗宋词,无论这本集子是怎样的薄,总会读到李清照的一、两首词。李清照的生平很简单,丈夫赵明诚曾在南宋时期做过朝庭命官,也算是封疆大吏。李清照约四十岁时,赵明诚病死。传说李清照曾改嫁。她约活了七十岁,晚年悲苦,余下几十首词,是我国古代婉约派代表人物。这段文字概括了这位幼年读书过目不忘、擅长琴棋书画才女的一生。李清照的生平,多为不详。不详就罩上了一层光晕,别人就会去探个究竟。
关于李清照的命运,历史上曾把她与同一时代的名妓李师师作过对比,称其俩个人的命运有其共同点。李师师是宋徽宗赵佶未入宫的红颜知己。“靖康事变”之后,李师师这类名噪京城的人物,也是元兵感兴趣的对象。李师师在破城之后,有两种去向:一是随两千宫妃北上掳去元兵大营。元兵在分金分银的同时,也将宫妃分配了。第二年,再见到这些宫妃时,全都赤裸着上身,下面裹着一张羊皮,可见命运之悲惨。二是李师师隐姓埋名做了道士,自耕自种,清灯孤影,了此余生。第二种结局似乎要好得多。有史记载:两个皇帝都在做井底之蛙,屁股上吊个铜锣在热沙子上跳,“叮叮当当”地供人作乐,更何况一般人的命运又如何好得了哪般?
李清照随人流渡江南下,混杂在逃难人群中到了杭州。这段时间,又是可以渲染的了。“隔岸犹唱后庭花”、“暖风熏得游人醉”,多指官员不思进取,不思收复疆土,偏安江南一隅的华丽指责。不过,这和李清照扯不上关系,她独自深锁闺门,大门不迈,二门不出,随着丈夫就任地方官员而去,某个厅堂的后面居室,就是她的栖身之所。古时候的妇女,依附于男人做官、干活而生活,既便是李清照这样的心智很高的女人,也逃不掉命运的束缚。才气、才情,也就是关着门读点书,写点细腻的词来表现一下女人的心态。李清照很爱丈夫赵明诚,如果不是因爱,她不会在丈夫死后,编撰《金石录》。因爱而守节,这几乎是古代妇女的唯一选择。然而,眼看家里的财产,该变卖的,都已变卖,这位从小身在官宦人家的女子,面临着两种艰难的抉择:要么做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黄脸婆;要么找个家把自己嫁出去,继续过着清清淡淡的深闺生活,归宿一生。四十岁的李清照选择了后者,她的身世也注定她选择后者。据说,她嫁给了一位富商做了小妾。菟丝草这类草本植物,就是缠绕,名草有主地缠绕。比不得现在男女同工同酬。
宋词分为两大派系,一类是苏东坡、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一类是以李清照、柳永、秦观为代表的婉约派。跨过这个时代,前朝的李煜的词也是才华飞扬。李煜即是李后主,简介中早已说明:这人昏庸无能,唯独词写得不错。这类盖棺定论的人物,是不会有人去挖掘的。柳永早已被挖掘过,称其作品多为附庸之作,只是当时网络不发达而已。今天李清照被挖掘出来了。说不定明天就挖掘秦观了,届时,不再是“苏小妹三难新郎”的传说;也不会是“两情若有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中,到底是“久长”呢?还是“长久”的探源。直说就是秦观又老又丑,这才能引起火爆。
余秋雨先生说:中国文化轻创造,重批评的现象由来已久。从古至今还没有人达到过李清照词的艺术造诣高度,这就是事实,无可争辩的事实。既便是从侧面谈生活情趣,李清照的词,把景物、动感及人的心理状态描绘得出神入化,似真似虚。拿现代人的口吻来说:李清照很生活、很情致、很有女人味。还有什么可说的,把生活中的事拿来吹毛求疵,引不起人的兴趣。余秋雨先生继续说:“有时也需要追求。那就是在被诬陷和起哄并且闹得晕头转向的时候,应快速脱离简单的防守的前沿,去追求一种真正价值的精神高度”。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写到的历史事件,绝不拘泥于事件的完全真实性,而是从历史的角度和逻辑出发,进行必要的推断和评论,使人感到更贴近历史和现代生活,也让读者更易接受。
“自身名誉的基点是生命质量的自然外化”。无奈李清照属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人物,总有人想去探秘。苏东坡就不一样了,他性格外露,善于暴露自己的灵魂,世人对他似乎也没什么可曝光的了。豪放词句代表作《大江东去》中,有这么一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实际心态是:江山没变,我却老了,白发也长出来了。我还是对着江水和明月,给江山酹一杯酒吧,权当祭拜。苏东坡是没人去说他坏话的,他太真实了,连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曾国藩、李鸿章也纷纷留言,一致称颂他。
清静而无为最好。
版权声明:本文由30ok网通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renyuechuanqi.com/html/zawen/x5s7d48os0120.html
上一篇:人生价值和人生道路浅谈
下一篇:试论余华温暖的路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