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问》别把历史变成我们的成见
一部好的武侠片,必须在两个方面做得出色:精彩的打斗跟合理的剧情。前者无需赘言,后者却是区别一部武侠片级别的关键因素,即:为什么要打,为什么要这么打?通常,使人物的出手与其性格息息相关并能够使观众从中受
一部好的武侠片,必须在两个方面做得出色:精彩的打斗跟合理的剧情。前者无需赘言,后者却是区别一部武侠片级别的关键因素,即:为什么要打,为什么要这么打?通常,使人物的出手与其性格息息相关并能够使观众从中受到感悟的影片,最后都会成为经典,例如成龙的《醉拳1、2》,例如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例如甄子丹的《铁马骝1》,以及可以说引领70后知道武侠电影世界的《少林寺》,都是这样的电影:观众与银幕上的人物一同成长,一同面对困难,最终满怀胜利的喜悦离开影院,回味无穷。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叶问》在主人公面对侵略者大开杀戒之前,一条腿已经迈入了经典的行列:武打精彩,出手合理,非常好的表现出了一位武术宗师点到即止、以德服人的风范。遗憾的是,由于之后的故事非要将其塑造成一位可歌可泣的悲情英雄,刻意而又牵强的情节不仅使叶问这个人物的形象极显所谓民族英雄的脸谱化——即敢于以一己之力对抗敌人最终赢得百姓的拥戴,更会使得一个不带任何先入为主意识(并不了解日军侵华历史)观影的观众对叶问的偏执产生反感,正如一位观众所评述的:在本片中,叶问所杀的人超过了任何一位角色——即便是侵略者,这难道就是一派宗师所为吗?
我们知道,但凡武侠片,无非离不开个人的复仇与用拳头为民族争光的过程展示。这当中,以后者更为讨巧:因为只要争光,就离不开打擂台,只要有打擂台,那就是最后的胜利都属于我们,这非常能够满足曾经饱受八国联军与日本鬼子欺凌的我们这个民族的意愿。记得八十年代初一部《少林寺》掀起武侠片热以后,国内跟着推出两部武打片,一为《武林志》,一为《武当》,前者打下擂台的是俄罗斯大力士,后者干掉的则是日本浪人,两部电影全都引起轰动:一方面说明这样的题材在武侠片中总是属于主流,一方面也说明了观众对此类题材的偏爱。从某种感情上来说,这无可厚非。
不过问题是,这样的电影要想拍好,绝不仅仅是通过打擂取胜讨好观众那么简单,以《叶问》为例,既然拍到了侵略者,涉及到了那一段历史,并且还是以比较悲壮的方式来展现,就更应该注重细节的铺陈——换言之,假使本片让一个从来不知道日军侵华历史的日本人看到,如果能够从艺术的表现力方面让他觉得确实是日本人太欺负人了,叶问的出手即使再狠也情有可原,那我想本片足以成为经典。而现在,这不过是又一部可以安慰我们自己却恐怕让局外人难以接受的电影而已。
例如引发叶问复仇欲望去打擂的武痴林之死,应该说武痴林的行为属于又偷袭又找死,实在也算不得什么英雄举动。可叶问的复仇呢,是打死人家带着以武会友念头来过招的十个人——虽然我痛恨日本鬼子,但在电影中,导演并没有拍出这些被打死的人可恨而又该死的道理。不是我崇洋,我想假如让好莱坞来拍这个题材,它一定会在这个人物为什么该死方面做足功夫,最后引发观众与剧中人物的同仇敌忾之心,可是《叶问》呢,不知是否顾及日本演员的情绪,在这个方面显得摇摆不定,于是听起来,叶问所讲的武学道理说虚伪的日本人不懂倒不如说他自己也明白不到哪里去。
就好像叶问杀死十人后依然可以扬长而去,甚至在他杀死了几个到家里来的日本军官跟日本兵被抓住以后居然也没有被处死,这些地方我非但看不出日本人的虚伪,反倒觉得他们真是宽容。相反的,叶问在众目睽睽下打死了三蒲将军,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还能安全脱逃,这让人对这只日本鬼子队伍的战斗力实在难以恭维,放开去想,这样的队伍也能侵略,说明什么?以及,叶问跑了,按照常理等待那些帮助他逃跑的老百姓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显然,这是一个基本上不懂历史的人编排出的故事。
这个问题就出在导演叶伟信跟演员甄子丹身上。
当年二人合作的《杀破狼》横空出世,确实给动作电影带来新的空气,动作上讲,真刀真枪,凌厉刺激;剧情方面,层层铺垫使得最后甄子丹饰演的警察的杀戮成为合理——大家都希望吴京跟洪金宝饰演的坏人得到惩罚,因为他们杀的人、做的坏事太多,还又那么嚣张。可是到了之后的《龙虎门》及《导火线》里,对坏人一方的铺陈就敷衍了许多,对白以及情节的简单化已经到了再不能简化的地步,所有的文戏似乎都是在为甄子丹的出场、出手走过场,目的当然只有一个:突出甄子丹的身手。想不到,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叶问》。这样做的结果是,甄子丹的武戏越来越出彩,但文戏确实难以让人恭维。不信去看看十年前他跟于荣光合拍的目前已被公认为经典的《铁马骝1》,那里边饰演黄麒英的甄子丹才是俨然宗师气势,而那部电影的导演是袁和平。说来有趣,《铁马骝1》在海外大获成功后,跃跃欲试的甄子丹后来拿起导筒,自己组织一帮人拍了部《铁马骝2》,其为了表现功夫于是对情节的敷衍与现在如出一辙,当然更谈不上什么表演了。所以我就纳闷儿,这叶伟信到底是有才华被甄子丹偏爱呢还是因为听话才被赏识呢?
这个疑问到了《叶问》中就更明显,而且因为加入了历史背景就更衬托出二人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其实叶问确有其人,也确实跟日本人交手过,但都是分出高下时立马停手说声承让,而不是如同一个被拔高的英勇的游击队长一般满怀仇恨,大开杀戒。我知道这是创作者们希望讨好国内观众的爱国情怀,但我也以为,如果我们可以让一个中立者看过影片后对那段历史也能够有点客观的认识,正确的理解,这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创作者应该追求的方向。而不是依靠观众的知识储备,最后把我们的历史变成了成见,这对于擅长推理的日本人来说,是起不到任何教育作用的。
而且就我而言,我觉得全片刻画的一个最该死的人其实是金山找,恃强凌弱,出卖叶问,可他又是个中国人。
唉!
版权声明:本文由30ok网通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renyuechuanqi.com/html/zawen/xo8s4doo5t3tt.html
上一篇:品味金庸武侠小说
下一篇:汉奸,关班干部制度屁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