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棋的死因是“不自由、毋宁死” 在王蒙先生的新书“不奴隶、毋宁死”中,把金钏[1]和晴雯[2]的死因莫名其妙地归结于“当不上奴隶”。而且,为了“惊世骇俗”,吸引大家的眼球,争取更多的人买他的新... 杂文 2025-07-30 0
十句话扼杀人性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规矩是人订的,因为人类是从野生动物进化过来的,在一定的意义上来说很难作到自我约束,所以必须有组织性地制订一些规... 杂文 2025-07-30 0
心怀希望 高大的围墙,冰冷的铁窗,木讷的神情。这就是肖申克,一座专门收押被判终身监禁囚犯的监狱。这里,几与世隔绝着一切的信息来源。狱长说:“把灵魂交给上帝,把身体交给我。... 杂文 2025-07-30 0
茅屋的命运 有一个女人,她是我们邻村的,小学时每次上学、放学都经过她家门口——一间泥土、茅草堆砌而成的屋子,屋后是一片果园,典型的农家田园生活。从她屋子里传出的农家交响乐和... 杂文 2025-07-30 0
究竟谁应该感恩?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感恩的话题不时被媒体渲染、热炒。年终岁末政府要员的访贫问苦、灾区的赈灾活动、替民工讨要拖欠工资、提高城乡低保待遇、减免贫困学生读书费用等种种公... 杂文 2025-07-30 0
好男人是被自己的老婆夸出来的 男人其实只是一个长着胡子的孩子,无论外表怎样坚强,他的内心都是柔软脆弱的,需要你的安慰抚摸,需要你温柔肯定的言语。当女人不再感激男人的付出,甚至有些鄙视他的心意... 杂文 2025-07-30 0
爱情的出世入世 释教的许多则故事总是意味深长,记得有一则故事是作如是说的,据说一个妇女向一位得道的老和尚质疑佛的存在,于是老和尚便带了妇女来到一个漆黑一团的屋子里,告诉了妇女说... 杂文 2025-07-29 0
贪腐也许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 记得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省领导到某地视察,开会时,他谈到了反腐败的问题。说到兴致处,他开玩笑地说:“你们别看我的块头大,可我的胆量很小,心理素质很差,消受不... 杂文 2025-07-29 0
男人最怕没有女人爱 近期有网友发表文章《男人最怕女人爱》,也许是说反话,但是这个观点无论如何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很难接受。我在文章的下面跟帖:“男人不怕女人爱,最怕没有女人爱。”人... 杂文 2025-07-29 0
搞文学艺术的人就得有那么点自恋 但凡是搞文学艺术之类的人,都有那么点自恋。虽然不是绝对,但也绝对是一种普遍。从我自己来说,我喜欢有那么点自恋的文人或艺术家。因为我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够在内心深... 杂文 2025-07-29 0
读《三娘教子》后 俗话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其大意是:作一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五谷;作十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树木;作终身的打算,最好... 杂文 2025-07-29 0
关孟母何事 记得去年我写过一篇《孟母何迁》,没料到一语成谶。安徽公共频道日前报道,山东出台规定,将《三字经》中有关“孟母三迁”的相关内容删除,理由是不符合时代需求。一个中国... 杂文 2025-07-29 0
固执的偏见 “今年6月,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发布的一项对2012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截至6月25日,2012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仅为42%。根据调查,69%的大学毕业生... 杂文 2025-07-29 0
谈《湖心亭看雪》的“三痴” 明末清初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清新淡雅又充满痴情的小品文。从什么角度解读更得作者情趣呢?我认为从“三痴”角度来领悟,更得文章情趣。全文的文眼是“痴”,痴情... 杂文 2025-07-29 0
选择大于努力 有人为了说服我加入一个直销团队,引用了不知哪位名人的言论,说选择大于努力,听着颇具哲理,并用了唐僧的白马和磨道驴比对证明。白马取经回来后去看望幼时的伙伴磨道驴,... 杂文 2025-07-29 0
“boss life”,需要我们营销更专业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步步高超市推行了“小老板”活动方案。在我看来。此种激励方案的实施,必将能够促使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减轻以往促销能力被动的局面。大家都知道,一... 杂文 2025-07-29 0
三十八度女人 三十八度女人,何为三十八度的女人?想必大家也看过很多关于女人的文字,不管是在博客或是论坛,各种写法,写出了种种不同之女人。紫檀也写过,写过很多女人,有贤慧的、有... 杂文 2025-07-29 0
井底留香记方召 方召,明末江山最后一位县令,清军南下直逼江山,方召为保全邑民不受涂炭,开门受敌,而自己却投县署井为明死节。“濯骨寒泉迥绝尘,为全黎庶不全身。谁知一月江山令,竟作... 杂文 2025-07-29 0
春在先生杖履中 前些日子,参加县文协的会议。有幸认识李德夫老先生,并蒙其赠阅一册老人自己撰著的长篇小说《生命弦音》。德夫老人精神矍铄,乐观豁达、思维敏捷、待人谦逊。在与老人的交... 杂文 2025-07-29 0
孔融的书生意气 孔融为圣人之后,自然是博学多才,知书答礼。更由于孔融三岁时就懂得谦逊之礼,大度地让梨于他人,因此更受众人尊敬与爱戴。但孔融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书生意气太浓,所以... 杂文 2025-07-2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