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已成平民家庭不堪之重

大学已成平民家庭不堪之重

石志散文2025-10-15 10:23:39
又是各大学陆续开学的月份。十天前儿子怀揣300元钱,背起简单的行囊,离开家乡,登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返回学校。作为母亲,尽管勉强自己挤出一脸微笑,装作轻松的样子安慰儿子:一路注意安全。学费不用发愁。我
又是各大学陆续开学的月份。十天前儿子怀揣300元钱,背起简单的行囊,离开家乡,登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返回学校。作为母亲,尽管勉强自己挤出一脸微笑,装作轻松的样子安慰儿子:一路注意安全。学费不用发愁。我尽量早点打过来。但是缺乏底气苍白乏力的语句终难掩饰我内心的无助和疲惫。其实自己很清楚,该借的都借了,该省的都省了。作为一个母亲,我已无法可想了。自孩子上初中以来,供养孩子上学已使我山穷水尽,身心俱疲。儿子考入大学带来的一丝喜悦早已被巨大的经济压力吞噬殆尽。大学已成我不堪之重。
早晨,还在梦中,就被窗外震天响的鞭炮炸醒了。原来小区又有一家因为孩子考上大学亲朋好友前来恭喜放炮。听说这家一年考了两个。真不知此刻的欢喜究竟能维持多久!
草草吃了点馒头,便赶到信用社。去年贷出了6000元做儿子的学费,今年八月二十日到期,仅利息就近800元。今年的学费尚无处筹措,去年的这6000元又拿什么来还呢!找领导说明情况要求续贷。领导倒答应得痛快,但有条件:续贷可以,再多贷也行,不过你得找一个老师做担保人,这是总社的规定。上面经常来巡查,我们无法通融。请你给予谅解。
我到那里去找担保人?现在是市场经济,我对别人无宜,别人凭甚帮我!况且做担保人需要承担风险,这类事情说不定会给自己若来麻烦,各人惟恐避之不及谁会痛快应允呢!再说这些年为供孩子读书求人太多,自己都不好意思张口了。
见我为难的样子,信用社主任动了恻隐之心,忧郁片刻不再坚持让我找担保人就办理了续贷手续。
出了信用社到学校去报到。离开学还有一周,学校要求提前到校练习大合唱,准备参加县教育局举行的庆祝教师节文艺会演。嘴里和同事们合唱着《祖国颂》、《祖国不会忘记》,心里却想着向谁借钱。趁中间休息之机向关系不错的一位同事借钱,听说她假期办补习班收入了近一万元。。可是,当我鼓足勇气开口时,她说好多家长还没结账,等收了账就借给我。谁知道她多会才能收齐学费。儿子可是再过两天就要开学了。看来这位同事是指望不上了。
我的情绪坏到了极点,心情郁闷的如同钻进了一条狭长幽暗的隧道。排队唱歌时不是跑调就是错了歌词。旁边的同事悄悄问我为什么愁眉苦脸,得知原因后出主意让我向校长说说,看能否借点学校的公款应一下急。还说信用社最近正在办理助学贷款,我可以争取一下。
我的近乎绝望的心里顿时又燃起了一点火星,萌发了一线生机。好不容易捱到演习结束,尾随在校长身后看他周围有空间时才嗫嚅着说出了自己的意思。可是一句“你难道想让我当贪污犯吗”就将我的难为情凝固在了脸上。当我重新鼓起勇气又匆匆赶到信用社,怀揣希望说起这事时,主任抱歉地告诉我说:助学贷款仅限于生源地高校学生,你儿子在北京就读,按政策不在此项助学贷款覆盖范围之内。现场一个儿时的同学正在给自己在省内上大学的孩子办贷款手续,原来还是要求找担保人,而且得两位。看来助学贷款就像天空的太阳,不可能照亮九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角落落。
犹如黑夜里闪过了一颗流星,心灵的天空倏尔又趋于黯淡。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家中。
还没坐稳,往日我最器重的一位学生打电话祝我教师节快乐。她今年大二,比我儿子低一级。父母都是老实厚道的农民,家中就靠种一棚番瓜,几亩小麦供养孩子上学。偏巧三个女儿学习都在班上拔尖。这位学生高中三年一直穿母亲做得布鞋。每月仅花几十块钱的生活费,基本上一直在吃馒头。如今她在县城上高中的妹妹又在重复她的高中生活。而她大一的学费学校给贷了6000元。说起大二的学费,她说每年申请贷款的学生都很多,而名额只有十几个,学校为公平公正要求所有申请贷款的同学必须一一上讲台陈述家庭情况。一些同学为了得到贷款,叙述了许多和贫困有关的细节。说到伤心处禁不住潸然泪下。本来这些都是隐私,现在为了贷款不惜公布于众。去年她已经历过一次这样的煎熬,今年她实在无法再次坦然陈述,况且家庭状况依然如故,也没有新的贫困细节博得同学们的同情和票数。于是她放弃了角逐,找了两份家教,跟学生说明情况后预支了学费交了自己的学杂费。然而每天晚上要辅导三个小时,她既担心安全又怕影响学业考试难以过关,每天在焦虑不安中度日,以至神经都有些衰弱了。
可是不自己解决仅靠父母那不是把他们往死路上逼吗?她叹息说。老师,作为女儿我无权责备父母生了三个孩子,但是我以后结婚了肯定不敢随便生孩子的,活人太累了。原以为考上大学一切都会好起来,谁知大学收费这么高……
我无语。想起了和儿子之间的对话。
假期我告诉儿子妈妈已无能为力,他是否可以考虑申请贷款。儿子说他们学校倒不会让受助学生上讲台诉说家庭贫困状况,但会公示,接受全校学生的监督。他不想让全校近万人都知道家庭的贫困状态。他对我说那怕贷高利贷也行。只要我能贷上他毕业后就能还得上。再不行就休学打工等赚够了学杂费再念。我说那怎么能行!你绝对不能再拉在同龄人身后。由于当年填报的那所重点院校提档线仅次于北大清华,只好以高出重点线几十分的成绩进入了一所一般院校。如今贷款已经有区别了,(据说许多重点院校给的名额多,想贷款的基本都能贷上)再休学别人吃肉你就只有喝汤的份了。
儿子不想贷款的心情我也完全能理解。那种难言的心情除非亲历是不能体会的。因为我就是在受助中长大的。贫穷酿成的自卑曾经深深地渗透在我的骨髓里,使原本很优秀的我终身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无形中制约着我的发展。因为感恩,必须时时处处顾及所有人的感受。多少年来自己觉得活得好累好累。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不想让儿女过早地承受生活的重负,丧失这个年龄段应有的阳光灿烂。我要让他们拥有一个美好而快乐的学生时代。可是凭借当老师的收入,除去吃饭、看病、买房、赡养老人(本人出身在农村,父母是农民,年老了没有什么退休工资,必须完全靠儿女赡养)之外,基本就无钱供养孩子上大学了。
大学,已成一块烫手的洋芋,让我们羸弱的生命不堪其重负。
近日,向朋友诉苦。友人倒是一针见血:你在落后的西北工作,却要把儿子送到相对发达的北京地区上学。以你的低收入供养儿子在大都市上大学,当然供不起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