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的丑陋背后

秦桧的丑陋背后

拽欛扶犂杂文2025-10-17 11:19:01
十几年前在西湖边参观岳飞纪念馆,当看到几块丑陋的怪石时,导游小姐说这是秦桧死后变的,可见秦桧的心灵有多丑。这是正直善良的人们对奸邪之人的一种形象比拟,表达出人们的痛恨和憎恶之情。其实,那石头是来自西湖
十几年前在西湖边参观岳飞纪念馆,当看到几块丑陋的怪石时,导游小姐说这是秦桧死后变的,可见秦桧的心灵有多丑。这是正直善良的人们对奸邪之人的一种形象比拟,表达出人们的痛恨和憎恶之情。其实,那石头是来自西湖底的化石,它是一万年以前的柏树形成的,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一块天生的宝贝。由于它的怪异和丑陋,人们觉得把它与秦桧融为一体是再贴切不过的,生前多作恶,死后便现出如此的模样,物与人似,心与形同,无巧不成书。
说到秦桧,人们就想到奸臣,卖国误国的家伙,就会把南宋灭亡的帐算在他的头上。其实这一点也没错,他确是一个推动历史的重要人物,但他丑陋的阴霾后遮住了更丑陋的人物和腐朽的封建制度。秦桧只是南宋投降派主要成员之一,大凡投降者都是为了苟延生命,维护个人私利和荣华富贵,舍弃民族、国家利益和尊严。但有时也是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免遭生灵涂炭,做无谓的牺牲。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南宋是一个投降派的朝廷,皇帝赵构是最大的投降者,只是碍着主战派的抗争和敌国的拒绝,投降愿望不能实现。赵构生于宫中,饱读诗书,热衷书法艺术,养成闲散安逸,养尊处优的性格,没有政治志向和抱负,也没有从政经验,更无治国安邦能力。靖康之乱后,国不可一日无君,把他强行推上历史舞台,成为国家的象征,指望他担负起救国救难的大任。然而,他却毫无驾驭大局的能力,也无领袖的魅力和气魄,难以成就大事,何谈建功立业。他自己感觉承担大任不但力不从心,更是一件很苦的差事,不愿耗费自己的心血。而又觉得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享不尽的优越,过不完的骄奢淫逸生活,正合自己心意。在这种心态下,他寄希望于偏安一隅,只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做个一方大佬也行。所以,开始被金人撵得到处跑的时候,还想着要抵抗一下,害怕步徽钦二帝之后尘,由于组织不力,部署不周,战争连连失利,打不过别人,就想着举手投降,俯首称臣,偏安江南,继续过着歌舞升平的梦境。可这一请求被金人拒绝,金人不愿留下后患,并从心底对他不屑一顾。投降无门,让他难以安坐金銮,又支持主战派,在取得节节胜利之时,感觉江山已稳,担心再发展下去,打败了金人,迎回了徽钦二帝,自己又该让位了,这种局面也不是他愿意看到的。所以,岳飞等人必死无疑。在朝廷内部利用忠奸之斗相互牵制,稳定自己的地位,牺牲国家利益和忠良之辈的生命。由此可见,赵构之心的丑陋比起秦桧有过之而无不及。
宋朝运行几十年以后,社会矛盾积重难返,内部农民纷纷起义,外部西夏、辽、金长期进犯,及至靖康之变时已腐朽崩溃。赵构接掌朝政是收拾乱摊子,要中兴大宋,必须付出九死一生,脱胎换骨的代价。他本身不具备那种素质和能力,也就不能产生宏大的志向,加上过惯安逸的生活,也就不愿担当责任。
秦桧是赵构肚子里的一条虫,深知他的心理。秦桧按照赵构的心理轨迹行事,满足赵构的需求,竭力讨好逢迎,目的是提升自己的地位,控制皇帝,使自己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尔后控制天下,取得荣华富贵。所以,执行错误路线,为赵构出谋划策,专干奸佞猏小,祸国殃民之事。秦桧赵构是一丘之貉,狼狈为奸。
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每个朝代的灭亡,都有奸臣作用的影子。每个朝代都是被战争消亡,每个朝代产生奸臣,产生昏君,只能说明封建制度的落后,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必然。把个人意志和利益凌驾于国家之上,不给国家带来灾难还能带来什么。宋朝出现赵构秦桧也是必然的,没有赵构秦桧,会出现李构王桧,南宋迟早是要灭亡的,赵构秦桧只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他们也应该背上历史的骂名。但是,只有封建社会才产生赵构和秦桧,也只有封建制度让社会难以长治久安,所以我们必须坚持长期不断地清除封建文化思想和观念,变革和完善社会制度,铲除生长赵构秦桧之辈的土壤,才能确保和平发展。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