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生着汉服游世博,“风景”之外有深意
日前,少女小梅、笑涵与翌宇成了世博园欧洲区内的人群注目的焦点。她们只是平凡的大三学生,但一袭靓丽的古装伴以婷袅的步态,让所有与她们擦肩而过的人都不由自主地举起了相机。“我们是中国人,不是演员。我们穿的
日前,少女小梅、笑涵与翌宇成了世博园欧洲区内的人群注目的焦点。她们只是平凡的大三学生,但一袭靓丽的古装伴以婷袅的步态,让所有与她们擦肩而过的人都不由自主地举起了相机。“我们是中国人,不是演员。我们穿的是汉服——汉人传统服饰。”面对东方网记者的镜头,三个女孩的脸上显出一点失落,“我们一直在解释,只是希望大家都能认识并了解到汉服是我们汉族的传统服装。”年轻人思想开放,很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这毋庸置疑,可如此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服饰文化情有独钟,我还是觉得眼目一新。特别是女大学生们着汉服在世博会这样一个向世界展示中国风采以及人文理念好时机的盛会上出现,不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是世博会理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又一完美诠释以及补充。由此,这个作为平民百姓支持上海世博会的好方式,也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实际上,据报道,面对围观群众或猎奇或惊艳的眼神,三个女孩时常需要反复解释,虽然许多游客只是懵懂地点头,或者仅仅想与分别着粉色、蓝色唐代儒裙与绿色明代女装的她们合个影。“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汉服是什么,他们总是问我们你们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早上刚入园的时候,有人直接用韩语跟我们打招呼,让我们挺尴尬。”这种情形分明是对我们国家长期以来重人文理念的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挖掘,却不注意在传统实用文化上做更多的推广以及宣传的一种鞭策,甚至和韩国日本比起来,这些年中国现代人对自己传统实用文化的了解、应用与普及要比前者少得可怜,足以引起我们国人警醒了。
其次虽然提“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话有些显得老掉牙了,但道理却永远不会落伍,尤其是中国人改革开放以来崇洋媚外思想逐步根深蒂固,有些人几乎认为连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些,于是国人失去一个民族自信心,那是相当危险的,被外来文化同化是小事,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变得不伦不类才贻笑大方呢!何况现代社会提倡文化多元化未必便是单向外拿“舶来品”,为我所用,自己国内的对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再创造也不可忽视!
为此看了以上这三位女大学生的汉服展示,我鲁国平就觉得很好。她们不是简单地照搬照用古代的服饰的样式,而是赋予了新时代的气息——无论颜色、图案还是穿衣人的气质风韵上都将一个个新时期的中国女性那种儒雅、自信的美通过汉服表达了出来。并且现场展示不卑不亢,毫无哗众取宠之突兀感却有融入世博氛围、弘扬国粹之深意,女大学生们能够做到这一点真的很了不起。
我很为她们感到骄傲、自豪!
版权声明:本文由30ok网通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renyuechuanqi.com/html/zawen/xou667d6ig20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