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报应”它不是迷信教化

“因果报应”它不是迷信教化

莅刑杂文2025-10-08 14:56:59
在电视剧或电影的武打片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双手合十的佛家弟子劝化一意孤行的世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善恶到头终有报,冤冤相报何时了。”在佛教中认为善恶皆有因果,种下善因,必结善果
在电视剧或电影的武打片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双手合十的佛家弟子劝化一意孤行的世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善恶到头终有报,冤冤相报何时了。”在佛教中认为善恶皆有因果,种下善因,必结善果,种下恶因,必得恶果。看过佛经中关于因果报应的典故:琉璃王诛释迦种族的故事。
释迦佛未出世前,迦毗罗阅城,这里有一个捕鱼村,村里有个大池塘。那时天旱水枯,池里的鱼类,尽给村民取吃,最后剩下一尾最大的鱼,也被烹杀吃了,只有一个小孩从来没有吃过鱼肉,不过在捕杀大鱼那天,因看见大鱼在岸上挣扎跳动觉得有趣,敲了大鱼头三下嬉耍。后来释迦佛住世的时候,波斯匿王很相信佛法,娶释迦族女,生下一个太子,叫做琉璃,琉璃幼时,在释迦族住的迦毗罗阅城读书,一天因为戏坐佛的座位,被释迦族王子辱骂,还把他抛下来痛打,于是怀恨在心。及至他做国王,便率领大兵攻打迦毗罗阅城,把城里居民尽数杀戮。
当时佛头痛三日,诸大弟子都请佛,设法解救他们,佛说定业难转,目犍连尊者,以神通力把释迦亲族五百人,用钵摄藏释迦亲族五百人在空中。满以为把他们救出,哪知放下来时,已尽变为血水。诸大菩萨问佛,佛便将过去村民吃鱼类的事讲出来。那尾大鱼,就是现在琉璃王前身,他率领的军队,就是当日池里的鱼类,现在被杀的迦毗罗阅城居民,就是当日吃鱼的人,佛本身就是当日的小孩,因为敲了大鱼头三下,所以现在要遭头痛三日之报,定业难逃,所以释迦族五百人,虽被目犍连尊者救出,也难逃性命,后来琉璃王生堕地狱。冤冤相报,没有了期,因果实在可怕!
佛教主张因果报应,将人世间发生的关系分为四种:报恩的、报怨的、讨债的、还债的(可能有人认为还存在一种没什么关系的情况,如有些人老死不相往来,但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任何生物之间都是会发生关系的,只是有的是直接相关,有的是间接相关),当然这四种关系只是由各方前世所造的业所形成的一种初始配置,是一种暂时的短期的均衡,会由于今世所造的业(业包括善业、恶业和无所谓善恶的无记业)而相互转化。佛教认为生命有三世: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因果循环就在这三世中不断地绵延。佛教中人常说一句话:“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
那么人世间到底有没有“因果报应”呢?我说:“有”,这绝对不是对佛学教化的迷信,我说的“有”,它是一种完全可以用科学解释的一种现象,“因果报应”就是而今科学确凿的定理“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大家都知道,世间的万物都是由能量组成的,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一种“能量”的死亡,又是另一种具体的“能量”的产生。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看到各种具体的“能量”在不断产生,也在不断死亡。能量的转化就是新的具体的能量的产生,和旧的具体的能量的死亡。佛教中的“因果报应”就是能量间的相互转换。能量是永远不会消失的,一种能量“死亡”了,就是另一种能量的诞生,那么这种转换也就会生生不息,不会结束,这也就是佛家讲的“因果循环”,如果一直持续下去,也就是佛家讲的“冤冤相报何时了”论调。
佛家讲生命有三世,是针对人类这种能量体而言的,人的前世有没有?是什么?这个问题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回答,但是从能量的角度说,人的前世就是父母,父母的一部分能量转换成的子代;今世,就是现在这个生命能量体;来世,有没有?是什么?也没有能够知道,从能量转换角度就是“今世”的子代。说白了,人类这个能量生命体就是三代人的故事而已: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孙子(孙女)。这三代人的能量遵循着能量守恒定律。他们的名誉、财富、感情生活等等都是能量表现出来的不同形式而已。但是每一种形式的能量都有上下限值,当一种能量超出或者低于限值时,那么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必然要随着变化。经常听老百姓说出这样的话:“谁谁贪赃枉法,所以他的儿子(女儿)或孙子(孙女)都是败家子,这都是因果报应呀!”其实这只不过是父亲的钱财能量超出了上限值,那么就需要一部分能量要“死亡”,儿子为了保持能量守恒,所以有了这种表现形式。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子女不孝顺父母,向榨汁机一样压榨父母的钱,却不尽赡养的义务。等他们老了的时候,我们也同样看到了他们的子女升华了他们的所作所为,压榨光了他们的一切,同样不奉养他们的各种各样的案例,这时人们总会感叹一句:唉,因果报应啊!其实这“因果报应”同样是遵循“能量守恒”的。种种能量现象,我们都可以用能量守恒定理来解释。世间万物都是在科学的定理或定律之中运行,只是有些定理、定律我们还没有真正的理解、掌握而已,但是这些真理却牢牢掌握、控制着我们。
信仰,只要是好的,就像佛教中的“因果报应”一样,作为俗人的我们也应该去尊崇。因为尊崇了它,恰恰是在遵循着一个真理,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不会偏离了科学的轨道。
“因果报应”它不是迷信教化,如果您不相信,那么您就试一试与不变的真理抗衡的结果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