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之白流苏矛盾性格及其成因分析

《倾城之恋》之白流苏矛盾性格及其成因分析

游心杂文2025-08-31 21:51:26
《倾城之恋》承载的是一个年代的故事,有着一个年代的气息,固然作为主人公的白流苏也就承载了一个年代的文化、人情、性格种种。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情让白流苏半保守半开放。保守的家,和半开放的她,形成
《倾城之恋》承载的是一个年代的故事,有着一个年代的气息,固然作为主人公的白流苏也就承载了一个年代的文化、人情、性格种种。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情让白流苏半保守半开放。保守的家,和半开放的她,形成种种冲击,也就逼迫着她不断地变化着,以便找到自己的生存之路。白流苏有着矛盾的性格,这是何种原因,又是何种结果呢?
一、败落的家、守旧的老母、唯钱是图的哥嫂共同逼迫了白流苏撑起柔弱背后的强悍。
白流苏是张爱玲《倾城之恋》的女主角,张爱玲给了她第一个矛盾性格就是柔弱却又强悍。
(一)守旧的“老屋”,柔弱的白流苏。
“‘我们家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①就像这一段话,白府,一个跟不上时代的败落家族,守着古老的钟,就意味着守着传统的思想。而白老太太就是这传统思想的代表者,同时也是执行者。他们的所作所为也必然是与外面的世界脱节。例如,他们死死地守着败落家仅剩的遗产过日子,过得要让人家看着有面子。两个男丁,却像待嫁的姑娘,足不出门,畏畏缩缩。外面的花花世界根本就不会有他们的足迹。
跟当时的大多女性一样,白流苏,是一个守旧的却是有知识的女性。她顺从老母接受了家里所谓的门当户对,成就了自己的第一段婚姻。白太太,这个经历了岁月的磨难的老母,即使白家已经是败落了,仍然是固执地守着原有的书香之家的风味,一切都按照古老的规矩,把人死死地掌握在这些规矩中。本来女儿遭受欺凌了,作为老母的她应该出面为女儿做主的,然而,她总是只会给白流苏灌输这样的一种传统思想:作为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只猴子满山走。她认为作为女人,受点气,吃点苦都是不在话下的。
而家中的哥嫂,更是自私自利,只会向着钱靠拢,只要有钱,就算是把妹妹给卖了也值得。她们恨不得有多几个这样的妹妹,好让他们白家继续撑下去。所以,白流苏是更加不可能依靠他们找到立足点。
(二)柔弱女子为自己撑起柔弱背后的强悍。
本为柔弱的书香之家的小女子,连老母都不能为自己做主,她也就只能自己站起来,为自己做主。这样,白流苏就从软弱地一面勇敢地站起来,撑起强悍的一面。为自己做主,强硬地离了婚。尽管在这个走出丈夫家门的过程中夹杂着太多痛苦和无奈,可是她仍要坚持。却表明流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恪守“三从四德”、凡事逆来顺受的懦弱女子了,她已经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人格和权利。这里可以看出,白流苏是有种新时期的新派思想的白家人,她是第一个从“三从四德”走出来的人。
虽然她有着白家一样的守旧思想,但是她却又是白家唯一可以接受新思潮、新思想的,并且有着自己的思想的“白家另类人”。她不想把大好的青春浪费在这一段没有幸福的爱情,受尽凌辱,于是选择自己的路——离婚。柔弱的她只能是接受白家一家人对她回娘家的冷眼与侮辱,接受家里的一切老规矩,接受白家给她安排的婚姻。并跟着唐家过了好些日子,柔弱的性格让她刚开始时逆来顺受。然而,柔弱并不是她性格的所有,在柔弱的极限中,她愤而挺出坚强的一面。这样的坚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的,只有范柳原。在白家看来,白流苏再坚强她还是需要一个家,一个只要有金钱的家。白公馆认为“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是所有女性的宿命,也理所当然是她白流苏的宿命。就像白老夫人,一辈子就是为了坚守这些“三纲五常”,不得有半点差错。而白流苏却认为,女人也有自己做主的权利,这正是新时期新思想。她之所以柔弱,是因为她还没完全脱离封建社会的传统约束,特别是成长在白公馆这样一个森严“封建社会”里。她骨子里还是一直留着“封建社会的血”,婚姻的残酷就像是她受伤换血的机会,她的坚强就是“新血”,柔弱就是“旧血”。“新血”给她坚强的力量,而“旧血”是约束她生命的琴弦。这就形成了白流苏坚强背后的软弱的矛盾性格。
二、不相信命运的安排,却又甘愿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赌徒”。
婚姻失败,离婚住在娘家遭受哥嫂逼迫回唐家当一辈子寡妇,使白流苏形成“赌徒”的性格。她唯一的赌注是自己的青春和美貌。她不相信命运的安排,却又把自己交给命运——当一个“赌徒”。
我认为白流苏的第二个突出的矛盾性格是既不相信命运却又要将自己交给了命运,因为她选择了当一名“赌徒”。
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生高娟在《张爱玲〈倾城之恋〉解读》中写道:“对于流苏,很多人将她视作情场的赌徒,是个以婚姻为职业,借“谋爱”来“谋生”的恶俗女人。”②
(一)抗拒命运的安排选择离婚,拒绝为前夫奔丧。
当徐太太来报丧要请白流苏回去奔丧时,几个哥嫂就七嘴八舌地要逼着她回去。“三爷用扇子柄刮了刮头皮道:‘照说呢,倒也是应该的……’”③这里看到的是白流苏的哥哥是要撇开妹妹不管,只要有人收留她以减轻自己的家庭负担。再看白流苏的态度:“这时她便淡淡地道:‘离过婚了,又去做他的寡妇,让人家笑掉了牙齿!’她若无其事地继续做她的鞋子,可是手指头上直冒冷汗,针涩了,再也拔不过去。”④可知白流苏是知道既然离了婚了她自己就是自由的了,再回去当一个死人的寡妇,那是等于把自己重新判了死刑。所以她说这样别人会笑话,怕别人笑是假的,离婚都不怕别人笑难道她害怕别人笑她给自己的丈夫奔丧?很明显,她是精明的,她知道既然自己是从围城里逃了出来就不会再次从新陷进去。她开始害怕她的哥嫂为了钱再次把她卖了,但是她又不能让人看见她内心的害怕,她用力地掩盖着,手心就冒汗了,这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离婚她自己拿了主,怕是这次回不回去守寡就由不得她决定了。三哥,字字咄咄逼人,不管白流苏拿法律还是人身自由吓唬,他始终是坚持白家传统的“三纲五常”。他明吼妹妹生是别人家的人,死是别人家的鬼,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明摆着要赶着妹妹离开这家。而白流苏也不是好欺负的人,她明知自己的亲哥哥明摆着是花完了她的钱,现在又是时机那她去取钱了,他哪会那么容易放弃。所以自己是不可以认输的,一旦输了就等于输了自己,输了自己的一辈子。于是跟哥哥吵起来,但是,白家的守旧人物不止是一个,而是一群,白流苏就一个人跟一群眼中只有钱人的亲人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