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你为何不幸福

母亲,你为何不幸福

咏谑散文2025-08-19 02:55:33
2009年春节前夕,大儿子接我和丈夫上他家过年。一天下午,我和丈夫出门在大儿子居住的小区里遛弯。转悠到那条小河边时,只见一对年龄跟我们相仿、像是夫妻模样的人正迎面走来。我忽然发现那妻子很眼熟,再一细看
2009年春节前夕,大儿子接我和丈夫上他家过年。一天下午,我和丈夫出门在大儿子居住的小区里遛弯。转悠到那条小河边时,只见一对年龄跟我们相仿、像是夫妻模样的人正迎面走来。我忽然发现那妻子很眼熟,再一细看,我差点大叫起来,这不是我高中毕业后仅见过两次面的最好的同学佳蓓吗?
十几年没见,老同学明显变化的是体态,臃肿发福了。不过,老相的面容还是那般开朗,一如当年那个活泼的她。一番惊喜、激动过后,我知道她像我一样已退休多年。六个儿女都成家立业,几个孙子聪明、健康。老同学的安逸和幸福真叫我又欣慰又羡慕。
听我这么说,老同学却重重地叹了口气。我这才注意到她眉眼间藏着的些许忧郁。一问方才明白,她昨天刚刚经历了一场家务纠纷。
原来,老同学的儿媳有个十几年前带过门来的女儿,现已快满二十周岁。在距家数十里地的一个城市打工。今年是第一年拿工资。那个女儿第一次用自己的工资买了礼物,按照我们当地风俗,春节前去瞧她的外爷。但她却没来瞧这边的爷爷。老同学得知后,非常生气。老同学觉得那个女儿自从四五岁进门长到二十岁,吃穿用度、供她上学十来年,“过的像公主一般”。如今逢年过节瞧长辈,她只瞧外爷,不瞧爷爷,是不懂事的表现。也是看不起老同学家人的表现。“士可杀不可辱”。老同学平生最看重面子、最看重尊严。如今面子全无,尊严损伤。事情虽小,性质使然。老同学心理实在难以平衡。于是,老同学忍不住责怪儿媳平日里不重教育,致使女儿如此行事。老同学一气之下去了自己的女儿家。谁知老同学的丈夫、女儿和儿子们众口一词,先劝慰后说理。都说老同学心胸窄,度量小。为这点小事生气不值得。老同学越发委屈,越发难过。虽说第二天儿子儿媳就带着孙子,把她从女儿家接了回来。可老同学总是有点难以释怀、闷闷不乐。大过年的,气可不是好生的。不亚于生场病呀。所以老同学的丈夫一直陪着她溜达,“顺顺气”。
听了老同学的诉说,理解之余,我倒好笑起来。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在我眼里,身世苦、读书苦、经历苦的老同学也算是苦尽甘来,可以安享晚年了。想不到竟在想不到的地方还有她的难言之苦。我很感慨,也很无奈。为躲不开的纷扰,为解不开的烦闷,也为不能帮老同学解难排忧。
看看夕阳如火,只是渐近黄昏。我和老同学依依道别。老同学拉着我的手,恋恋不舍地说:“我家有一封几年前我写给那个女儿的信,待明天我拿给你看。你最了解我。丈夫和儿女们都劝我不必为这点小事计较,道理我都懂。可我这十几年的付出,换来的就是这个结果。叫我怎么不难受?”
这封信够长。可以想象老同学当年为和睦家庭的良苦用心。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诚然,老同学的丈夫和儿女们的劝说是对的。但这只是解决这个家庭矛盾的一个方面。要看到这是个特殊的家庭。特殊家庭就特殊在非血缘关系的组合上。非血缘关系组合的家庭,要想和谐、和睦,势必要有更多更大的付出。而我的老同学由于性子急,脾气燥,导致处理家庭矛盾的方式不当。纵然有个好的出发点,也收不到好的效果。尽管如此,作为一个母亲,我理解老同学做母亲的心理和心意。在这里,我想劝老同学的儿媳和儿女们,要给母亲以理解。要给母亲以尊严。要给母亲以感情。母亲要求儿媳给予理解是将心比心。母亲要求儿媳给予尊重是天经地义。母亲要求儿媳给予感情是合情合理。其实,天下做儿女的都要理解母亲。母亲大多数时候为儿女无私奉献她全部的母爱。可母亲有时也有烦闷的时候。当母亲烦闷的时候,最好的劝慰不仅仅是说理,更有效力的是温馨的亲情。
附上这封信。
XX:
你这个名字是我取的。意思是希望咱们家的关系向天空一样,永远是晴天。对于女孩来说,字面也很美。从最初,我就把我感觉最美的名字给了你。
一九九五年春,当时我看你妈能干,又做服装又卖布。能吃苦,冬天手冻的又红又肿也不歇着。容貌清秀,性情温婉。想到你妈经受了第一次不幸的婚姻,一定会对今后的婚姻和家庭更加珍惜。加之你妈有一手在本镇数一数二做服装的好技艺。所以我们家并没因为有你而嫌弃你妈。
至于你,我们家当时都觉得女孩听话,善做家务,比男孩还可爱。我们要像对待亲生孩子一样,抚养你,培养你。以后你也一定会有出息的。
起初,你爸确实很疼爱你。有一次,我为了让你学做事,要你去倒掉一块烧过的煤球。你爸却自己去倒,说你拿不动。一次我让你学洗你自己的手帕,你爸又说你小,不会洗。其实当时你都六岁了。你爸还经常陪你玩,你像小燕子一样,伏在你爸的肩膀上嘻嘻哈哈。
起初,我也对你寄托很大的希望。希望把你教育成才,而使我们全家美满幸福。有一度我和你爷爷商量,要把你留在我们身边。照顾你的生活,供你上学。既能分担你爸妈的负担,又能培养我们之间的感情。但可惜,不久我们就发现,你不向我们想象的那样去发展。
比如,你从不主动照看你小弟。一次,我带你小弟在秋千架上玩。我只让你扶一下你小弟,顶多没有五分钟,你就说你累了,不愿扶。又一次,我带你小弟时,我上了趟厕所,让你带一会。可我刚回来你就说,太阳照的你眼疼,不愿带。其实,当时天已近黄昏,太阳光已不太强了。你小弟从小就和你亲热,爱跟你玩。可是,你自己想一想,你带过他几回?还有,一次你姥姥来我们家。你为了不让她走,竟多次躺在地上打滚哭闹,长达一个多小时。你的哭闹声引来很多邻居,问发生了什么事。你姥姥非常疼爱你,我当然很理解你的心情。但你的任性、哭闹实在少见。所以,类似这么多你的表现,渐渐地使我们失望了。根本不敢、也不愿把你当亲生孙女带在身边。
尽管如此,近十年来,出于我本人和你有着相似的身世,出于我对儿孙生活幸福的期盼,我对你一直是同情的、关心的。从你来我们家起,你最初过生日,我给你五十元贺礼。连着两年都是这样。每年过春节,我都给你五十元压岁钱。每年我都给你五十元钱添衣服。即使在你小叔上大学、我们家要买房子最困难的时候,我也仍是这样做的。
你不爱带你小弟,我从不勉强你。你小弟是我从他出生那天,一直带到大的。为了让你成为一个好孩子,我曾多次给你讲过,我自己不幸的身世和艰苦的学习生活。为了教育你,我曾多次教你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