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久其人

老久其人

风凉散文2025-09-21 03:41:31
老久不老,三十五六,中等个儿,阔脸庞,肤色略黑,行动从容稳健,言语不紧不慢,生性温和,为人友善,态度好得要命。称某人为老某,历来某姓年长者为多。蹊跷的是,眼前这蒙姓人士,既非姓久,又非年长。难道这仅是
老久不老,三十五六,中等个儿,阔脸庞,肤色略黑,行动从容稳健,言语不紧不慢,生性温和,为人友善,态度好得要命。
称某人为老某,历来某姓年长者为多。蹊跷的是,眼前这蒙姓人士,既非姓久,又非年长。难道这仅是个绰号?观其举止,大伙称他老久,他随声应答,那股爽朗劲儿——痛快。“称呼嘛,不就个代号!”——幽默中不乏一种别样乐观。更何况同事亲友个个对他敬重有加。因而,老久的由来,基本锁定于其人名久县,有“久”字确凿,又曾在马家镇、润镇地税所和县地税局稽查科从事税务工作数年,五年来担任县地税局办公室主任要职,堪为一名久经考验、十分难得的骨干中层,是实实在在的年轻老内行,恰恰落实老久之老。
初见老久,是在一次联谊活动中,有领导当会称赞他,便顺势在人群觅寻所指,只见他不希望被夸奖似地缓缓站起来,微笑着向大家轻轻地点点头,即刻落座。再见老久,彼此谈得格外投机。身为三十冒尖的我,由于向来收入颇稀,算不得什么像样的纳税人,社会活动范围屈指可数,一般很少走近工商税务公检法,偶尔见一身制服过来,也会不自觉的敬而远之。但与老久会面,基于都从事办公室工作,多少有些相通之处,谈得很投机。他的淳朴厚道、乐观风趣也一下子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主动电话预约,他在那边爽朗笑答:“随便吧,看你方便!我就在办公室里。”我知道,他所谓的随便,无非是时间、地点我来定。于是,我在那个傍晚快要下班时,轻轻叩响了他办公室的门。叩门三声,屋内有请,我推门而入。见是我,他抬头叫出姓名。随之,起身让座,递上一杯热茶。解嘲寒暄罢,我们便聊起了办公室诸事。他搔头笑道,办公室的事,你也知道,琐碎繁杂,有时一天忙到黑,也不知道忙些啥,电话呀、文件呀、迎来送往……吆鸡关后门——家常便饭嘛!说时一脸认真,圆圆的眼睛格外专注,丝毫没有抱怨牢骚之意。不觉已畅谈至夜幕降临,临别时他一再邀我共进晚餐,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脱身。回头仔细想想,这老久还真有老练弥久之处值得学习。
子不教,父之过,言教不如身教。老久有个女儿,约莫十岁,乖巧伶俐,每每见老久彻夜撰拟材料,便打趣道:“爸爸又没完成作业!再不赶紧,当心明天罚站了!”老久自己倒是很感激女儿的懂事,知道他夫妻俩工作忙,打小独自上学回家。老久不但给了女儿成长的良好空间,还对妻子万分敬重。他幽默、诚实,从不装出那副大男子主义的架势,是人见人夸的好丈夫,家庭尤其和睦。当然,我没有见过嫂夫人,但想象得出那份难得的默契。正是这骨子里的东西,才造就了老久个性的品质。可以说,如果老久不着制服走在大街,没人能将他与国家干部联系一起,随和、亲切、朴素,逢人隔路也打招呼。正如他所说的,人要活得淳朴、实在、豁达、轻松。可惜的是,毕竟才刚认识不久,对他如何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在岗位上做出过成就,我知之甚少。不过我断定,绝对属于那种“老久型”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