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凯湖,我家乡的湖

兴凯湖,我家乡的湖

蝉联往复散文2025-08-20 19:48:07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听着大侄在深情地背诵着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的思绪也在不停的搜索,视觉顿时抛到了以“北国绿宝石”著称的秀美的兴凯湖。兴凯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听着大侄在深情地背诵着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的思绪也在不停的搜索,视觉顿时抛到了以“北国绿宝石”著称的秀美的兴凯湖。
兴凯湖,我家乡的湖。
兴凯湖是我国边境上最大的淡水湖,她形成于6500万年前,唐渤海国时期称该湖为湄沱湖。12世纪,称她为北琴海,19世纪嘉庆年间,正式称该湖为兴凯湖。“兴凯”的意思是“兴喀”转音,满语,即,水从高往低处流的意思。在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部的中俄国界上。湖水分成两界,北属中国,南属俄罗斯。兴凯湖分大小两个湖。他们之间有10余米高的沙岗,中间有泄洪闸连接两湖。大湖东西宽60公里,南北长140公里,面积为438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5米,最深处为7米。小湖又名达布库湖,东西长34.5公里,南北宽45公里,面积为140平方公里。她风景秀丽,水域浩瀚,气势磅礴,湖岗上林木成荫,野花飘香,犹如彩龙卧波。唐代诗人雍陶曾描绘洞庭湖时说:“疑是水仙梳洗处,一黛青螺镜中心。”用它来形容兴凯湖的秀美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关于兴凯湖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呢!
兴凯湖原本是一个三面环山的洼地,有树,有水,有人家。
不知哪朝哪代,什么年间,在这块土地上住着一个叫珍珍的姑娘,人长得俊俏,聪明伶俐,心灵手巧。有一次,她和山里的姑娘进山采山货遇见了一只黑熊,就奔命逃跑,一不小心摔到了山下。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她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躺在一个房子里,不见人影,只见一只小黑牛在打盹。她的身旁还摆着野鸡肉,狍子肉,她心里非常纳闷,莫非是小黑牛救了我?
一天深夜,珍珍刚躺下,只见小黑牛向山上走去,珍珍爬起来偷偷地跟在后面,小黑牛走到一个僻静的地方,把身子一抖,脱掉了牛皮,变成了一个英俊的青年。
原来小黑牛是天上的仙童下凡,为了照顾受伤的珍珍,他天天采药为珍珍疗伤,珍珍十分感动,伤愈后与这位青年结为了夫妇。好景不长,后来玉皇大帝知道了此事,便派巨灵神下凡捉拿仙童。仙童不愿意离开妻子,玉皇大帝一怒,命巨灵神把天河的水倒下来,河水从天上滚滚而至,霎时间,淹没了仙童夫妇的这片山川大地,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变成了浩大的湖泊,就成了现在的兴凯湖。
兴凯湖以盛产大白鱼著称。大白鱼是中国四大淡水鱼之一,同鲑鱼、滩头鱼并称“边塞三宝”,它以其肉质洁白,细腻鲜美闻名于世。如果有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或者逢年过节,餐桌上少了大白鱼做下酒菜,那才叫遗憾呢!
兴凯湖不仅树木繁茂,野花烂漫,山果累累,野生动物也十分丰富,有丹顶鹤、白尾海雕、中华秋沙鸭等六种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鸟类,每当春季到来之时,大批候鸟从南方飞来,栖息于此,就连白天鹅、丹顶鹤、鸳鸯这些珍奇的禽鸟也是这里的常客,真可谓: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啊!那种美丽的景观,不能不使你流连忘返!
兴凯湖景色神奇,壮丽迷人,迎客松、泄烘闸、银沙滩、平湖落月、十里杏花等景观姚黄魏紫,各有千秋。它天水一色,沙滩松软,是个天然的浴场,每到夏季,中外游客纷至沓来,享受着特有的水浴、沙浴、阳光浴!
人们都喜欢到泰山看日出,其实兴凯湖的日出,更是美妙绝伦,你会被那神秘的景象,无穷的魅力所陶醉。神秘、瑰丽、雄壮的兴凯湖日出会使你终生难忘。
2010年8月8日,有“中国横渡第一人”之称的硬汉张健将横渡兴凯湖,挑战80公里淡水湖极限。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名游泳爱好者也参加了“2010中国密山张健横渡队横渡兴凯湖挑战赛”,进行880米兴凯湖横渡比赛以及湖岗马拉松活动,全民同庆健身日,千人共渡兴凯湖。兴凯湖因此更加闻名遐迩。
兴凯湖,我家乡的湖,为了你的秀美辉煌,为了你的青春秀丽,为了让更多的人们知道你,了解你,喜欢你,我愿用我的双手,去装扮你,用我的歌喉去赞美你,衷心地祝愿你永远年轻,诚挚邀请朋友们来此一游!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