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候永恒
正如民族学李立博士说:屯堡应该感谢《青山》,因为它保存了屯堡的过去,《青山》应该感谢屯堡,因为它勾起了《青山》二十多年前的记忆。二十多年前,我们还不知道有“屯堡”这个名词。可我们却和真正的屯堡人结下了
正如民族学李立博士说:屯堡应该感谢《青山》,因为它保存了屯堡的过去,《青山》应该感谢屯堡,因为它勾起了《青山》二十多年前的记忆。二十多年前,我们还不知道有“屯堡”这个名词。可我们却和真正的屯堡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屯堡人,可是汗颜,过去我对“屯堡文化”却一无所知。有关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对“屯堡”二字的定义,也还是后来看报纸才知道的。
不错,二十多年前的《青山》乡土文学社,是在真正的屯堡人精心呵护下才能茁壮成长的。而二十多年前,十多个渴望表达自己的梦想、热爱着自己家乡的年轻人,也的确在用尚显稚气的文字书写和记录着当时包括九溪在内的有关屯堡村落的故事、传奇以及文化生态。他们不知道自己做得是否有意义,是否有价值。
屯堡人也有自己的信仰,也有自己的执着。不管过去和未来如何变迁,他们的习俗惯例、生态文化都不会轻易改变。都六百多年了,依然保留着明代江淮一带的古风遗韵,保留着京剧唱腔的前身弋阳腔调,实在难能可贵。怪不得他们所跳的地戏,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他们的“征南”、“填南”记忆是贵州明代汉族移民“民族记忆的背影”,他们与周边的汉族、少数民族自动隔离起来六百多年不被同化的方式,被专家们认为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孤岛”现象。
这就说明了一个事实:屯堡人非常重情重义,屯堡人有着强烈的思乡恋乡情结,屯堡人对创下赫赫战功的祖先和至高无上的神灵有着无与伦比的景仰和崇拜。“跳神”方式不仅是一种戏曲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对祖先崇拜的图腾文化最好的诠释。
由屯堡亲人倾情操办的此次《青山》文学社成立二十年纪念活动,在贵州著名作家戴明贤先生亲手所题的“屯堡第一村”——九溪举行,这才真正让我这个“屯堡文化”门外汉长了不少见识。
九溪,这颗已经埋藏数百年默默无闻的深山明珠,总算被国内外专家学者发掘出来了。她的声名很响:什么2001年《中国百村调查·课题组》之一;什么贵州省2002年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贵州省旅游局定位为“人文自然资源旅游A级点”和“乡村旅游示范点”;什么安顺旅游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大亮点中“屯堡文化”的主要方阵,什么已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载入了世界吉尼斯大全。
也是福至心灵,一贯老实厚道、淳朴善良、不擅言词的屯堡人,如今也把眼光放到了发展经济上,也在市场经济中力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屯堡协会成立了,招商引资工程轰轰烈烈启动了,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办起来了,各种传统文化开始复兴了,屯堡明天美好的蓝图已经酝酿成熟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九溪今天的机遇不断,是对真正的屯堡人那份不忘故土不弃祖先的回报,是给我们现代人长久地保存着一份非常珍贵的跨越600多年明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回报。
有人说这是封闭、落后的现象,有人认为这是想把腐朽化为神奇的无聊之举。不错,屯堡人的经济文化是不很发达,生活水平是不很高,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是很偏僻荒远。但就是因为有了这种特殊的先决条件,这群长久以来都被外界误认为是不知名的少数民族的屯堡人,才给我们还了历史的一个本来面目,才保存下来如此珍贵的集考古、鉴赏、休闲于一体的文化遗产!
历史就是历史,谁也不能篡改。九溪屯堡人的这份执着,这种精神,应该也有她值得肯定的地方。
“屯堡文化”的内蕴是博大精深的,专家们在这方面已经作了很多的探究和陈述,不须赘言。
我只想说明:历史是永恒的,屯堡人的执着也永恒。人活着是因为有信仰,屯堡人的信仰就是把历史真正还原,把淳朴善良传递,把旖旎的自然风光向世人展示,把阳光地带的美丽心情与他人分享……
这就是屯堡人执着的信仰!
守候信仰,就是守候永恒!
版权声明:本文由30ok网通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renyuechuanqi.com/html/sanwen/xo68uio7styg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