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解兰亭序

哲解兰亭序

择优录取散文2025-10-25 07:53:56
永和9年,书法大师王羲之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了千古名篇“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最高成就,这都是举世公认的。同时,中国的书法艺术也是和作者本人的修养息息相关
永和9年,书法大师王羲之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了千古名篇“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最高成就,这都是举世公认的。同时,中国的书法艺术也是和作者本人的修养息息相关的。如果没有不凡的气度,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绝对写不出如此千古绝唱的,且让我们细看这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与哲理吧。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这一段用简练的笔法,写出一批文人学士在如斯良辰美景下,济济一堂,舞文弄墨,指点江山。虽然没有琴、瑟、箫、笛演奏的盛况,但边喝酒边赋诗,也足够畅叙衷情。仰望自然之广阔,俯视万物的繁盛,极具视听与感官之美,真是人生一乐事也。写到这里,笔峰一顿,由写景舒情转而进入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在社会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不知不觉人的一世很快就过了。有的把自己的志向和朋友一吐为快,有的把自己的所爱寄托在志趣上,放浪形骸,放纵性情。但人在时间面前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所以当他们对接触到的事物感到高兴,得到一点点的成就,很快就会自满起来,浑然不觉老之将至。等到他们对取得的成就感觉到厌倦的时候,尽情就随着事物的改变而改变,感慨也随之而来。发现从前所喜欢的,在极短的时间内已经变为陈旧的事物,厌烦又向人重新袭来了。这种心灵体验正是植根于人深刻的厌烦性,这和叔本华的悲观哲学几乎是如出一辙的,人就是在满足与厌烦之中来回摆动的钟摆。
不难看出,我们在生活中关怀着的健康、名誉、地位、金钱都是无常的,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的。就算我们我们经过不断地努力,终于达成所愿,取得了相关的成就,然后我们就惘然了,不知道再去追求什么了。我们的一生仿佛就是这样被外力所推动着,今天去追求这个,完了明天又去追求下一个,如此匆匆一生而已。面对这些无常的被关怀对象和关怀行为的本身,我们陷入深深的思索......王羲之对世间美好事物的拥有也只是作出刹那间的见证而已,所以也发出了“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这样的无限感慨。
人在偶然性的一端,“被抛”来到世界上,作为个体性的存在是孤独的。因为其难免有一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趋向偶然性的另一端,所以人同时也注定是个有限之物,而我们生活的世界却是无限的,在这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中,我们迷惘了、挣扎着。那是否我们就要被动地接受这些无常而陷入无限的虚无呢,再看看王羲之是怎样说的吧。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是明确反对生死齐一观的,并且认为是极端荒谬的,因为这否定了人在现世创造性,从而把人带入了一切皆是虚幻的境地。王羲之说,每当看到前人所发的感慨,其缘由竟像一张符契那样一致,总难免要在前人的文章面前嗟叹一番,而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这正是事情的可悲之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也曾道,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其实月亮也是个有限之物,只不过人在月亮面前比她更为有限而已。
人如何由一个有限之物,突破出来,超越自身的有限性,王羲之没有讲。现代的人本哲学或许对我们有这样的启迪:当一个人面对着苍茫大地,感知到自己是何其的渺小的时候,从而领悟道到我们每个人存在的重要性就是要克服虚无。我们不只是看到和想到所有的存在物,而是要跳出我们作为存在者的本身,思考这所有存在的一切。如果把存在着我们身边的一切,在这些无常的被关怀对象和关怀行为的本身注入终极性,那么她得否就会得以永恒呢。保尔曾经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永存而奋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事业当中去,正如雷锋那样。那么,人在这种‘逐万物而不反’的科学精神与泛爱精神的指引下,追求他的理想,他就可以无悔今生,他的灵魂也就可以飞越无数个年代,在时空中得以永恒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