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娘的琐事
三娘的家境确实一般。三娘有三个孩子,全是女儿,这是三娘的软肋所在(她自己这样认为的,也是世俗观念造成的),是三娘最不愿提及的事。三娘与村里人一谈到儿子、女儿的问题时,一向好面子,好体面的三娘觉得没有撑
三娘的家境确实一般。
三娘有三个孩子,全是女儿,这是三娘的软肋所在(她自己这样认为的,也是世俗观念造成的),是三娘最不愿提及的事。
三娘与村里人一谈到儿子、女儿的问题时,一向好面子,好体面的三娘觉得没有撑起面子的本钱。
三娘耍嘴皮子的功夫有些厉害,她的那张嘴可以把你捧上天,也可以把你踩下十八层地狱。这对她来说,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三娘特喜欢扎人堆扯闲篇,在人前人后为自己撑面子,是三娘的拿手好戏。
三娘一心为自己撑面子,对她来说,简直比生命更重要。常常在村里人面前丢下话:“女儿将来可以嫁进城,一家人还不是跟着享福。男孩要想进城,除非考大学,或者去当兵提干。”三娘的言下之意是,乡村男孩要想进城,概率实在太小,与女孩相比,容易程度简直不能相提并论。三娘的这话为自己赚足了面子的同时,还让别人不好反驳,将来的事谁能看得准?
多年以前,三娘对红杏出墙的女人,是深恶痛绝的。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背地里不分青红皂白用她那张嘴三翻四复,不厌其烦地在众人面前说些羞辱的话,当然,这些话是尖酸刻薄的,甚至有些夸张。那语气就是把红杏出墙的女人踩到十八层地狱,仿佛也没解气。有人实在听不下去了,就对三娘说,红杏出墙的女人或许有自己的苦衷吧!三娘毫不留情地甩出一句:“把老祖宗的脸都给丢光了,还委屈了不是?”三娘说这话时,表情是理直气壮的,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架势。
三娘的大女儿留在了家里,让女婿倒插门。三娘内心其实是不想这样做的,三娘最初的想法是让大女儿嫁一个家境好的人家,问题是家境好的男孩谁会倒插门。没有儿子的三娘,不得不这样做,要不然,极爱面子的三娘,是无论如何也拉不下这个脸面的。有一个上门女婿,再怎么说也是半个儿子,这让三娘在人前人后就不会落下话柄,让人笑话招不来女婿。
三娘的二女儿乳名叫二丫,三女儿的乳名叫三妹。在对待二丫、三妹的婚姻问题上,三娘的做法就有些另类。
在90年代的乡村,农村女孩能嫁到城里,简直有些不可思议。但三娘对此事充满希望,并付之行动。三娘有一个远房亲戚在市里经商,三娘便托远房亲戚给二丫在市里找工作,三娘这样做,倒不是想让二丫出去挣钱,而是为二丫将来能结婚在城里铺路搭桥。三娘为此是付出了代价的,三娘为博得远房亲戚的欢心,专门用玉米喂了一头猪,过年时做成腊肉、香肠,把这原汁原味的绿色食品,送给远房亲戚。亲戚在见了这样的礼物后,直夸三娘想得周到,还问三娘,有没有土鸡、土鸡蛋。三娘当然明白此话的意思,回家的三娘专门用稻谷喂了几只母鸡,然后常常把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土鸡蛋送到远房亲戚那里,有时还带上一只土鸡,三娘每次去远房亲戚那里送完礼,都是两手空空地回家。回家的三娘总在村里人面前炫耀说,她远房的亲戚让她坐着出租车在市里到处转耍,还去酒店吃过饭,去公园喝茶。三娘说这些事时,省略了具体细节。有年轻人嫌三娘的话不够味,问三娘:“三娘,你说说公园里有什么好看、好玩的。”“你又没去看过,说了你也弄不清楚。”三娘说这话时,摆出一副见多识广的模样,仿佛村里见过世面的人非她莫属,好像她去过市里这件事是很了不起的。但回到家里,三娘常常叹息:哪像亲戚,拿着这么多礼物去,也不带我出去转转,不转也罢,我回家时,多少也该表示一点心意嘛,连最起码的来回车费都不给,乡下人挣钱多么不易,哎……从内心来说,三娘还是舍不得就这样把自己辛辛苦苦用汗水换来的绿色食品送给远房亲戚。但为了女儿的将来,就算再不情愿,送礼物去的时候,三娘的脸上还是陪着笑脸,一副心甘情愿,大大方方的表情。
求人办事,那有不破费的,三娘常常这样宽慰自己。终于,三娘的远房亲戚在市里的花店里替二丫找了一份卖花的工作。三娘为此很高兴,暗自庆幸她的礼物没打水漂。村里有人问她:“三娘,你怎么给二丫在市里找到工作的?”“这还不简单,托亲戚帮忙。我那亲戚对我可好啦!我给她带点鸡蛋去,她都要给钱,我不拿钱,她就不高兴。”三娘满脸得意的表情。
二丫在市里被一位游手好闲,打牌赌博的小伙看上了,二丫为了躲避小伙的纠缠,便回到家里。三娘得知此事后,逼着二丫回去上班,并让远房亲戚牵线搭桥,让小伙和二丫订婚,扭不过三娘的二丫不得不同意。三娘对二丫说,你真傻,人家家在城里,不是县城,是市里!这是多好的条件,上哪里去找?能嫁到市里,将来你不就成了城里人?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你还挑三拣四干什么?只要人家能看上你就不错啦!
二丫与城里小伙恋爱期间,小伙因打架伤了人,跑到三娘家躲避近三个月,最终以赔钱了事。这三个月当中,三娘一直把小伙当客人对待,不但好吃好喝地招待小伙,还让二丫陪着小伙到处去钓鱼,生怕怠慢了小伙。
当然,这事三娘是不会在村里人面前说的。三娘在村里人面前说,女婿就想到乡下来耍一段时间,城里住厌了。三娘的话合情合理,但个中滋味只有三娘自己知道。
二丫几次想退婚,都被三娘坚决地阻止了。在三娘的坚持下,二丫与小伙结婚了,三娘居然没要彩礼,而且还借钱给二丫置办了嫁妆。村里人对此事很不解,就含沙射影地问三娘:“三娘,你养大女儿容易吗?怎么连彩礼都不要?”“女婿是独子,彩礼拿来拿去还不是二丫的,再说,现在是什么年代了?还讲究这个?也不怕城里人笑话?”三娘说这话时,语气有些理直气壮。
二丫嫁到市里之后,三娘隔三差五就往市里跑,每去一次,都问村里人有什么需要带的?其实,三娘不是真心要帮村里人带东西,而是借口告诉村里人,她又要去市里了。本来嘛,谁家要买高档点的商品,不自己去看几家商场?若是买一般的商品,去街上就可买到,干嘛托人跑这么远?欠人情不说,买回的商品自己还不一定满意。三娘是清楚这一点的,只不过扯了个幌子,自己为自己去市里做广告罢了。
三妹也在三娘的努力下,到市里打工了。到市里打工的三妹做了能当她父亲的男人的情人,三娘知道此事后,不但没制止,反而摆出一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态度。三妹和情人开着豪车回家时,三娘极高兴,把饭菜张罗的美味可口。村里人用异样的眼光小心地探问:“三娘,你女婿多大年纪?”“年纪大点算什么?咱乡下人思想落后,见识少
版权声明:本文由30ok网通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renyuechuanqi.com/html/xiaoshuo/x5d55667o0tyy.html
上一篇:爱,葬在枫林深处
下一篇:爱的棒棒糖,希忧少悲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