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词、一首诗和两个因守望而美丽的女子

一首词、一首诗和两个因守望而美丽的女子

仁境散文2025-05-01 02:50:01
《望江南》又名《忆江南》、《梦江南》、《望江楼》、《春去也》。在人们的想象里,江南本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那些梦里水乡、雨里落红、风中飘絮、柳林闻莺、水边看月的情景,也都是一些很容易让人在诗里歌里
《望江南》又名《忆江南》、《梦江南》、《望江楼》、《春去也》。在人们的想象里,江南本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那些梦里水乡、雨里落红、风中飘絮、柳林闻莺、水边看月的情景,也都是一些很容易让人在诗里歌里云里雾里梦一般走过一回的风景,更何况,这题目里又多了一个“望”字,加了一个“忆”字,缀了一个“梦”字。
于是,梦一般的江南,也总能让人多一分记忆,多一分深情的守望。
晚唐词人温庭筠,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在词格律形式的规范化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是晚唐时期致力于词的创作的第一人。其词工整流丽,柔婉妩媚,清新自然。虽然他的词一般多写柳林花间红香翠软之事,题材较为狭窄,但是他的有些词在意境的创造上,格律的创制上,却表现出了杰出的才能。他既开了“花间词”香艳之风,也开了宋词婉约派之先河。
温庭筠虽为并州人,但是他和白居易、柳宗元等人一样,其一生的大部分生活时间都是在外地度过的。据考证温庭筠在幼时就已随家客游江淮了,有的史料上记载徐商镇襄阳时,还署其为巡官。应该说,在某种意义上温庭筠是一个江南人了,至少是半个江南人,在他的词里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词里有很大的一部分是描写江南人情风物的。可以说,在他的记忆里,江南的青山绿水红墙绿瓦是如此的美丽是如此的动人,也是那样的让人放心不下。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频洲
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令,全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从开头“梳洗罢”的一腔欢喜到“望尽千帆皆不是”的无奈和失望,接着,又从楼台、千帆到斜晖、流水,一个女子的一腔愁思又化成了悠悠江水,斜晖脉脉,直到最后的“肠断”。整首词,情由景生,景又生情,一个因寂寞而美丽、因守望而忧愁的女人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了。
无独有偶,只要你是一个爱诗之人,从温庭筠的《望江南》,你也一定能很自然地想到另外一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错误》。《错误》这首诗歌自问世以来,曾创下了再版上百次的纪录,更有人称它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虽然一首是古代的词,一首是现代的诗,形式不同,但二者在内容和意境上却是惊人的相似。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这首诗中,江南﹑莲花﹑东风﹑向晚﹑柳絮﹑青石、春帷、归人﹑过客等这些带有江南特色的意象,是那样的鲜明,是那样的富于想象,这些在人们心里早已经成为文学经典的意象,将会把我们这些读过这首诗的人带到一个全新的意境中去。读了这首诗,让人觉得古典诗词的那种韵味和意境在这首诗里却是表现得如此的淋致。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那是一个女人无尽的等待和思念;“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那是一种藏在女人心底莫名的无奈和寂寞;“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那是和《望江南》里“肠断白频洲”一样悲伤和绝望的心境。
一首词,一首诗,都是一样的清新、自然、健康、朴素。
一首词,一首诗,一个因寂寞而美丽的女人,一个因守望而忧愁的女人,在这里却是异曲同工,相映成辉。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