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休想忘记他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正值多事之秋,风雨飘摇,而徐达章的家乡,更是“行舟偏于打头风”,暴雨连绵,灾荒不断。徐达章不得不带上年幼的徐悲鸿,往返于邻近的县镇,鬻字卖画。徐达章深知绘画的艰难,他是很不情愿儿子步他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正值多事之秋,风雨飘摇,而徐达章的家乡,更是“行舟偏于打头风”,暴雨连绵,灾荒不断。徐达章不得不带上年幼的徐悲鸿,往返于邻近的县镇,鬻字卖画。徐达章深知绘画的艰难,他是很不情愿儿子步他的后尘的,但世事艰难,徐悲鸿又爱画挚深。徐达章看出了儿子的心意,九岁那年,终于同意教徐悲鸿绘画。然而,上苍就是这样爱作弄人,为了生计奔波的徐达章被多舛的命运击倒了。挣扎在生活边缘的徐达章已经预感到他的人生快走到尽头了,这个民间画师,颠簸了一路回到了老家,宜兴屺亭桥镇,在贫病交加中,走完了他困苦的一生。
从十三岁跟随父亲走街串巷,卖画为计,体味了人生疾苦的徐悲鸿猝然送走了父亲。生活的艰难像座高山压抑着他,十九岁他必须担起家庭的重任。为了生活,他来到上海,三次求职未果,他险些投江自毁。面对滚滚的黄浦江,想到家人他不得不鼓起生存的勇气。
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在唏嘘不已的时候,反而时来运转。徐悲鸿有幸遇到了驻足上海的康有为,他绘画的才技有了发挥。在上海,徐悲鸿认识了很多社会名流,使他的生活大大改观,同时改变的还有他一直抑郁的心情。徐悲鸿随着生活的变化,心情也开朗了。1917年,徐悲鸿经人介绍结识了蔡元培。并由蔡元培聘请加入了“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成了一名导师。1918年5月14日下午,年轻的徐悲鸿走上了北大的讲坛,那一天,他突然振聋发聩对中国画提出了尖锐的批判:“中国画学之败以极也”。继而在他的演讲《中国画改良之方法》中指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
年轻的徐悲鸿露出峥嵘之角,很快,在蔡元培的帮助下,徐悲鸿获得了公费留学法国的机会。抱着“为人生而艺术”的信仰,徐悲鸿开始了在法国的刻苦学习。生活局促的他,常常流连在巴黎博物馆,观摩名家绘画,从早到晚,聚精会神。一天,他从法国全国汇展回家的路上,身着单薄衣服的他,瑟缩在冬季凛冽的寒风中,冬季的法国寒意尖锐,很早就跑到会场的徐悲鸿,一天没有进食,终于经不住饥饿和深冬击打,他摔倒了。他的胃一阵阵抽搐,痛苦使他苦不堪言,从那时起他患上了胃痉挛症。也就从那时起,他的病终生未治。
浸淫在写实主义和古典主义之中的徐悲鸿,经过八年的旅欧艺术生活,回到了上海。八年的国外生活,加之后来不断的欧洲巡展,他的绘画已经登峰造极,声名显赫。徐悲鸿无论油画和中国画,造诣精深,其写实精致几乎无人出其左右。特别他的素描尤其人体素描从今天看来在中国都是第一位的。
回国后的徐悲鸿在上海与朋友主办了“南国社”,成立南国艺术学院,任绘画科主任。后来又转入南京中央大学,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任院长。
就在他回国后不久,徐悲鸿遇到了他人生的一件大事。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主办了第一届全国美展,热情洋溢的徐志摩向徐悲鸿发来邀请函,但始料不及的是却招致徐悲鸿的非议。1929年4月23日,徐悲鸿在《美展汇刊》上发表了《惑--致徐志摩的公开信》,断然反对西方现代艺术。此后,他接二连三地写出《惑》、《我也“惑”》、《我不“惑”》等文章,与徐志摩发生论战,这场论战在当时沸沸扬扬,闹得不亦乐乎。徐悲鸿以他悲天悯人的性格一意孤行,深恶痛绝地和西方现代艺术划出一道不可融合的鸿沟,表明了他绘画上彻底的现实主义倾向。
徐悲鸿以他前所未有的自信,证明艺术不是雅士们的把玩。他嫉恶如仇,对待艺术一丝不苟,尤其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抨击尖锐而苛刻。他的执拗和坚持让他的不妥协像雕塑一样矗立,以至徐志摩也不由地赞叹:“你爱,你就热热地爱;你恨,你也热热地恨。崇拜时你纳头,愤慨时你破口。”
徐悲鸿爱憎分明。他是画坛的伯乐,16岁的蒋兆和因为遇到他,最终成为一代人物画大师。19岁的吴作人,因为他的帮助去法国深造,最终成为卓越的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29岁的傅抱石也因为他的提携留学日本,最终成为山水画大师。那位隐居在北平西单跨车胡同里扬名遐迩,伸手出怪异的齐白石,在他六十七岁那一年,在家中会晤了登门拜访的徐悲鸿,那时的徐悲鸿才只有三十四岁,两人一见如故。当徐悲鸿说明来意邀请他担任北平艺术学院的老师时,齐白石以年级为由婉言谢绝了。但徐悲鸿并没有放弃,三次拜访终于打动了齐白石,虽然徐悲鸿聘请齐白石受到当时画坛的集体反对,但他力排众议,以其豁达的心胸为艺术大师铺平了一条教育大道。
1946年,徐悲鸿的爱情花败又花开。和爱情一样喜悦的,这一年,徐悲鸿掌管了北平艺专。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徐悲鸿担任了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他的中国画的西画体系已经彻底完备,并且发扬光大,学子辈出。
徐悲鸿是名杰出的爱国画家,抗战期间,他拒绝了为蒋介石画肖像,并产加了反独裁的运动。他和国民党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并毫不隐讳地把北平艺专搞成了“左”的学校。他的爱国情操始终如一,这不仅是他绘画精神的表现也是他人格精神的彰显。
徐悲鸿用他的勤奋不遗余力地进行着艺术的探索,也身体力行地宣扬着美术教育。他从国外花巨资购买了六尊雕塑,画册,和名画,让学生大开眼界,深受其益。
不辞辛劳的徐悲鸿,以他饱满的激情进行着中国美术的探索和教育。1953年,疾病缠身的徐悲鸿不无遗憾地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一代大师,用他羸弱的身体支撑着一个硕大的中国美术家园。他是辛勤的美术苗圃园艺师,也是美术创作家。今天的中国美术的丰碑上,会耀眼夺目地镌刻着他灿烂光辉的名字——徐悲鸿!
2008。2。9
版权声明:本文由30ok网通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renyuechuanqi.com/html/sanwen/x76oiiod7ghhh.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