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南京变成一座寂寥的城
上次来南京,听见电视里介绍说,南京近郊有一处叫杨柳村的地方,有本地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民居。说听见,是因为当时没戴眼镜,就听到几句介绍,没能看清画面,而“杨柳村”这个名字却是记牢了。再次重返南京,惦记着一
上次来南京,听见电视里介绍说,南京近郊有一处叫杨柳村的地方,有本地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民居。说听见,是因为当时没戴眼镜,就听到几句介绍,没能看清画面,而“杨柳村”这个名字却是记牢了。再次重返南京,惦记着一定要去杨柳村走一趟。在网上一番搜索,居然发现有一趟长途公交车就有“杨柳村”这么一站。有点纳闷的是,按介绍上说,这杨柳村在江宁,应该是在西南方向,可是转乘这趟长途车的车站却是在北边。也许是先北上,再折向西南吧,管他呢,正好可以看看南京长江大桥。
那天是周六,早上刚出门就下起了雨,还带了两个将信将疑的同事一块去。雨越下越大,打着伞也还是湿了衣裤。车行至大桥上时,雨已经成了幕,风雨中,桥头那几个革命英雄雕像显得愈发斗志昂扬,英姿飒爽,格外醒目。倒了两趟车,出了城。雨停了,杨柳村到了。最最平常的郊区农村的模样,却还是禁不住手搭凉棚,垫起脚来在一目了然的农舍里面反复搜索,期待隐藏着的古宅终会让眼睛一亮。可那样惊喜的一刹却始终悬在期望的边缘外。走近街边两个满脸狐疑的村民,问:这是杨柳村吗?是啊?这里有老房子吗?有阿,这些都是老房子……错了错了,肯定是搞错了,此杨柳村非彼杨柳村也。等了好一会儿,才等到回城的车,竟然就是来时的那一辆。问,怎么刚来就走啊。答,是啊,这不是我们要找的杨柳村。后来还发现,南京城里面有一个地方叫“人民大会堂”。
于是,杨柳村成了个心病,非找到不可了。问了几个老南京,没有人听说过。在网上仔细搜索,相关资料并不多,但还是有迹可循。这次明确了,是在江宁的那个,西南方向。一个人去。下车的那一站并不叫杨柳村,而叫龙都。网上说,镇政府准备围绕杨柳村建设一片旅游度假区,以为下了车就可以看到建设工地之类的,可是到了地方又茫然了,一个平常的小镇,一条不知道通向哪里的马路。车站旁边等候着若干个电三轮,为了不被他们缠上,我略作迟疑,便向前走去,看见路边一家电信的小店里有个女孩,走进去一打听,谢天谢地,她知道那地方,说是可以打车去,走路还有点远。于是我出门找到一辆电三轮,说去杨柳村。
我一路留心着记路,在哪里,怎么转的弯,以为自己大概能记住,而事后证明又是枉然。拐了几个弯后,经过一片池塘和一些绿油油的田地,进村了,路牌上写着“杨柳村”。司机示意到了,问我具体要去哪里,我说要去看古宅,他说知道地方,又继续往前开,最后在路边停下,指给我看旁边一处破败不起眼的房子,就是这里。他还说如果时间不长的话可以等我,要不然就找不到车回去了,我说我可能会呆比较久,不用等了。可是一进去就后悔了,这么一处地方实在也呆不了多久。
这是一套很大的宅子,门口还有个什么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这次不会错了。几个村民坐在门口,一边闲聊,一边干着活计。我以为他们是看门卖票的,但是除了门边趴着的一条狗对我犹疑的脚步表示了些异议以外,他们并没有阻拦的意思,还很友好的示意我可以进去随便看。比起南京城里已经修缮成白墙,青瓦,漆门的甘熙故居,这里实在是非常的原汁原味。仍然是徽式民居几进的院落,一层一层的门,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残破的墙壁,坍塌的房间,野草疯长的院落。只有透过墙头残存的颜色斑驳,面目模糊的石雕,才可以依稀想见当年的辉煌气派。第二进的院落有楼梯可以上去,破损不堪的木楼梯,走在上面吱吱哑哑响,有些房间上着锁,屋里屋外摆放着一些简陋的生活用品,感觉好像还有人住着。
隐约听到有铃声响起,下工开饭了,穿着白衬衫,甩着两根麻花辫的姑娘们和顶着马桶盖式的平头,套着有破洞的绿色背心的小伙子们,三三两两地从地里奔回来,抓起饭碗又往外冲,他们一路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木地板跟着颤颤悠悠,吱吱作响,然而这响动完全被青春的喧闹所掩盖了。多少岁月,多少故事,曾在这百年老宅里轮回。我似乎看到,在这废墟上一栋充满生命气息的老宅豁然树立起来,那消失的从前又在眼前呼吸起来。
从建筑特色上来看,这宅子似乎一直在被改造着,居住着,直到最近若干年才废弃了,可能还有看门人住在里面,可能在等着政府拨款来修缮。问起门口坐着的几个村民,这宅子有多老了,他们也说不大清,很老了,两三百年了吧。走出宅门,碰见一位过路的老大妈,很友好的跟我搭讪,可是她那口音我只能半猜半蒙。我说我是从南京来的,来看这老房子,她说很多人来看,这房子很老了;我说我要走了,她说你就走啊,你的车呢;我说我没有车,走着出去吧。
两个小时后,我又回到了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秦淮河畔,这样的南京,怎会寂寥。临河的江南贡院,是当年的科举考场。接连几天的封闭考试后,才子,庸子们如同从饿牢里放出来一般,纷纷解囊开怀,秦淮河上的画舫,于是又赢来了一个牛市。很难想象,当年夜夜生歌,画舫挨着画舫,灯笼印着灯笼的秦淮河,如今萎缩成了如此局促的一小段,局促得已荡不开粼粼的波光了。眼前河两岸这些仿古的青瓦朱阁与当年的风景也许相去不远,夜幕微沉,河水里荡漾着大红灯笼的光影,以及酒令声、歌声,还有灯光昏暗处的切切笑语,多少才子佳人的故事在这河水里飘荡。而如今,这些雕琢的楼阁,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餐馆酒肆,各种肤色的食客在里面胡吃海喝,高声喧哗,而那长纱婆娑,云鬓高堆的身影,那依依袅袅,千回百转的歌吟,都在这流淌了多少年的秦淮河水里激荡至破碎消散了。食色,性也。如今,色已经转入了偏席,只有食依然是光明正大,冠冕堂皇。秦淮河边还有乌衣巷,王谢府,却也只剩下了一处匾额,一方庭院以及那流传千年的词句和无尽的追忆遐想。南京怎会寂寥,若不是站在这喧闹的城市,却瞥见秦淮河水里那诗意浓浓,却不可追及的千年往事。
版权声明:本文由30ok网通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renyuechuanqi.com/html/sanwen/x66sd85471y0h.html
上一篇:怀念那青葱岁月
下一篇:一个男人心中的蝴蝶感触
相关文章